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3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26例好转后转普通病房,4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危重患儿入院予以急救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各项监测和护理;及早识别危重症征象,是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问题引导(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3名全日制护理本科专业三年级的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6名和观察组47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实施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比较教学后两组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IDI-CV)评分,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医学生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结果:教学后观察组简答题、论述题等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CIDI-CV各项评分、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评分、GSES评分及沟通技能态度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提高护理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出现使儿科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和护理发生划时代的变化,使儿科危重症患儿能够得到连续不断、系统全面的监护治疗.为了适应PICU专科发展及整体护理要求,我院PICU于2006年开始实施分层次培训,并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提高PICU护士临床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在治疗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6名护理专业学生(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名。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评价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带教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正>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又称无乳链球菌,一直以来是西方国家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及脑膜炎的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以个案报道多见。近几年国内有关新生儿感染GBS报道较前明显增多,新生儿GBS感染可导致重症肺炎、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PICU监护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术后进入PICU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引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采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评价患儿的术后疼痛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统计两组患儿PICU住院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dFLACC评分(4.5±0.98)、术后1周FLACC评分(2.1±0.89)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0.22)和(3.1±0.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33.33%)(P<0.05).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长(12.43±2.31)d,呼极机使用时长(4.5±0.7)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15.14±4.31)d和(6.4±0.3)d,且在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PICU护理期间的营养吸收水平及家属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助于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施春柳  李艳青  胡君红  李永梅 《内科》2011,6(2):173-174
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 unit,PICU)是接诊和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无规律,仪器设备复杂、急救药物种类繁多、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特别是夜间时间,护理人员明显不足,影响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