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关于针灸治疗M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2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RCTs,共1005例MCI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总有效率[RR=1.35,95%CI=(1.19,1.53),P<0.00001]及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积分[MD=1.10,95% CI=(0.92,1.28),P<0.0000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积分[MD=1.59,95%CI=(1.00,2.18),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SMD=0.12,95%CI=(-0.32,0.56),P=0.60]、血清β-淀粉样蛋白值[SMD =-0.58,95%CI=(-2.08,0.93),P=0.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疗法能安全有效地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其疗效优于非针刺疗法,但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效果与非针刺疗法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到目前为止, IBD的确切发病原因仍未知.嘌呤能信号广泛参与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与疼痛的发生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嘌呤信号及其受体系统在IBD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参与了IBD的发生发展,也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嘌呤能信号在IBD中的作用及相关靶向治疗药物发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3.
中药熏蒸防疫历史沿革与现代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尚  吴巧凤 《中草药》2020,51(4):895-901
运用艾草Artemisiae Argyi Folium、苍术Atractylodis Rhizoma和白芷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等性味香燥的中药材熏蒸进行防疫是我国古代医家在千百年来同疫病斗争过程中独特的创造。现有研究肯定了中药材熏蒸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且有明确药理研究证明其相关有效成分。对艾草、苍术及避疫方防疫的相关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发病的主要特点及其空气飞沫传播,甚至可能出现的气溶胶传播的背景下,推荐合理运用中医药熏蒸,并在医院、社区和家庭等场合使用,有望发挥抗击疫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