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并验证,以便为尽早发现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 080名STEMI患者,其中院内新发房颤患者作为NOAF组(n=87),从未发生NOAF的STEMI患者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作为对照组(n=199),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及入院时临床资料,利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STEMI患者发生院内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因素。对纳入的患者按7∶3的比例划分为模型组及验证组,建立个性化的院内NOAF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LASSO回归结果提示,年龄、入院心率、Killip分级≥II级、右房内径、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为STEMI患者发生院内NOAF的重要预测因素(P<0.05)。利用上述6个预测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42(95%CI=0.780~0.905),准确度为0.840(95%CI=0.782~0.888);验证组 AUC 为 0.858(95%CI=0.774~0.943),准确度为0.826(95%CI=0.729~0.899)。同时,校准曲线提示预测模型的校正能力良好。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TEMI患者院内发生NOAF风险的预测模型,经相关指标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率和临床适用性。利用列线图可方便直观地协助临床医护人员筛选高NOAF风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早期防治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骏  马月瑛 《中国药业》2003,12(11):69-70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 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观察服药前、服药后4周和8周血脂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服药后4周和8周两组血清总胆固醇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1),甘油三酯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趋于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服药后同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两种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均可有效调节脂质代谢紊乱,国产品因其价廉、安全、有效,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Orthcord线捆扎治疗青少年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本科室收治青少年髁间棘撕脱骨折共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8-16岁,平均年龄13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骨折分型,II型15例,III型10例(IIIA型6例,IIIB型4例),25例患者均采用在关节镜下先清理骨折残端后Orthcord线捆扎复位固定骨折,并采用Orthcord线捆扎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共24例,随访时间12月,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3月(85.00±2.2),6月(89.25±4.11),12个月(97.25±2.83)。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Orthcord线捆扎的方法固定髁间棘撕脱骨折,固定牢固,效果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少年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对比分析国产髋关节假体与国际品牌髋关节产品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疗效。方法以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进行的国产髋关节假体全髋关节置换26例患者(26髋)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本手术组医生所进行的国际品牌的26例髋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行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前平均(37.6±4.32)分,对照组术前平均(38.7±4.16)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17个月随访。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统计术后1周、4周、3个月、半年Harris评分。实验组术后Harris平均分较术前明显提高(<0.05),两组间术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病例术后出现1例置换关节脱位,两组均无明显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感染、下肢不等长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实验组在近期疗效上能达到与对照组同样的满意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解除患侧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能早期恢复活动;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使患者术后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持续24h冰敷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局部消肿、止痛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镜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冰敷组和常规组各35例,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冰敷组同时将低温软水袋(≤0°)包裹于膝关节周围,持续24h。比较2组术前后24h患肢固定点髌骨上2cm、髌骨中点和腓肠肌最粗点的周径差及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术后24h,膝关节固定点周径差值,冰敷组明显小于常规组;静止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0.01)。结论:膝关节镜术后持续冰敷治疗可以早期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h尿蛋白定量(24hupq)、血钾、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Scr、BUN、24hupq、LN、Col-Ⅳ水平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震荡电位起源于视网膜内层,能够反应视网膜内层的血液循环状态,目前已应用于许多眼科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现将视网膜震荡电位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一简要介绍,促进这一技术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紧密相贴是多种因素复杂作用的共同结果.视网膜、RPE、玻璃膜和脉络膜的正常关系依赖于几个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功能.一旦这些系统被破坏,将导致视网膜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可能导致视网膜下液的形成,引起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在文中总结了导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几种情况及可能的病理过程,在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探索肾病综合征(NS)的有效治疗,我们对24例不同临床类型的NS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联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均为我院肾脏专科1994年4月~1995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24例经确诊的NS。男18例,女6例,年龄17~57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6天。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5g18例,5~10g 5例,>10g1例;白清白蛋白20~30g/L18例,<20g/L 6例。 2.临床诊断:按1985年9月南京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原发性NSⅠ型4例,NSⅡ型17例,继发性NS中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炎1例。 3.治疗方法:均在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按临床分组采用如下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