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加氟脲嘧啶、四氢叶酸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胰腺癌病人先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再予氟脲嘧啶、四氢叶酸联合化疗。氟脲嘧啶500mg/m^2加入5%GNS500ml静滴持续6小时以每天1次连用5天,CF(四氢叶酸)10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5天,28天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CR1例;PR9例;MR9例;NC5例;PD6例。总有效率63%。毒副作用主要消化道反应,其他副作用轻微。结论应用HIFU局部治疗胰腺癌同时合用四氢叶酸加氟脲嘧啶全身化疗近期疗效提高明显,止痛明显达75%,副反应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取侧卧位、俯卧位或坐位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1~12次,平均5次。结果HIFU治疗实体瘤83例,其中cR18例,PR40例,NR25例,总有效率达70%。治疗空腔脏器肿瘤10例;其中CR4例,PR4例,NR2例,总有效率80%。35例疼痛患者中疼痛症状改善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结论HIFU治疗腹盆腔肿瘤可使恶性肿瘤得到局部控制有效率达到70%~80%,并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且对身体无明显的副作用,可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个手段。为那些无法进行手术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和年老体弱其它器官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陶曙  肖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00-2901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腹腔恶性肿瘤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腹腔恶性肿瘤病人取俯卧位,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1 ̄12次,平均5次。结果:HIFU治疗癌痛31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结论:HIFU治疗腹腔肿瘤癌痛有明显止痛作用,且对身体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作为腹腔肿瘤癌痛治疗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22例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对他们行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注射液态硫酸钙骨水泥伤椎椎体成形强化治疗,随访观察其手术后有无内固定失败,椎管前缘压缩率,Cobb角,和VAS疼痛评分。结果:经过平均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无内固定失败者,其伤椎前缘压缩率、Cobb角及VAS评分相较于术前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强化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椎骨力学强度,避免内固定的失败。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所以,培养使学生受益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国内医学教学改革的共同关注点[1].局部解剖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其实验课更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实践、探索和质疑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近3年来,我们在七年制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巾,加大改革力度,采用"主刀负责制"的模式来组织实验教学,十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冯瑰丽  肖明  赵蕾  刘芳  王莹 《全科护理》2021,19(1):59-6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策略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病人,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ERAS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体温(术前、术中、术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状况、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术中、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中应用ERAS护理可减轻病人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预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上腔静脉隔离对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易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迷走神经调节的心房电生理指标(心房有效不应期及心房颤动易感窗口)的变化,间接揭示上腔静脉(SVC)隔离对犬的心房迷走神经功能及心房颤动(房颤)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9条成年杂种犬,全身麻醉下行颈交感-迷走神经干剥离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经股静脉穿刺放置右心室导管(行临时右心室起搏)、环状标测导管(Lasso导管)及消融导管.静脉应用美托洛尔阻断交感神经活性.分别于SVC隔离前后在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时测量右心耳(RAA)、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和冠状静脉窦远端(CSd)的不应期(ERP)、心房易感窗口(VW)及窦性周长(SCL).结果 (1)窦性周长的变化SVC隔离前迷走神经刺激明显缩短SCL[(65.78±28.49)次/min vs(142.67±15.42)次/min,P《0.001],SVC隔离后基础状态及迷走神经刺激下SC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89±19.19)次/min vs(114.33±31.41)次/min,P》0.05].(2)有效不应期的变化SVC隔离前,迷走神经刺激下测得的心房ERP较基础状态下明显缩短[右心耳(RAA)分别为(51.11±18.33)ms vs(101.11±27.59)ms;CSd分别为(56.67±22.36)ms VS(98.89±14.53)ms;CSp分别为(48.89±25.22)ms vs(101.11±12.69)ms,P《0.001].SVC隔离后,迷走神经刺激所致的心房ERP缩短的能力明显下降(RAA分别为(94.40±16.70)ms vs(94.44±16.67)ms;CSd分别为(89±15)ms vs(96.7±18.0)ms;CSp分别为(93.3±18.7)ms vs(98.9±20.3)ms,P》0.05].(3)心房易感窗口的变化 SVC隔离前后基础状态下测得的VW无变化.SVC隔离后迷走神经刺激时测得的VW较隔离前明显降低[RAA分别为(6.67±11.18)ms vs(21.11±20.88)ms,CSd分别为(8.89±14.52)ms vs(16.66±23.97)ms,CSp分别为(2.22±6.67)ms vs(22.22±18.55)ms,P《0.05].结论 SVC隔离能导致迷走神经介导的窦房结抑制、心房不应期缩短能力及房颤易感窗口增加能力明显下降.提示SVC隔离可导致心房局部去神经反应,抑制迷走神经介导的房颤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带蒂转移改善下睑膨隆及眶周衰老形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53例睑袋伴泪沟畸形且皮肤无明显松弛的患者行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修剪眶隔脂肪,带蒂移植于眶下缘及上颌前间隙隧道,填充泪沟并增加深层颊内侧脂肪室的容量,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测定肾积水模型的各项灌注参数,探讨其对积水肾脏单肾功能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8周龄以上成年健康雄性实验大白兔20只,制作右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分别在梗阻前、梗阻后4周行MSCT灌注扫描、单光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检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检测,取积水肾脏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梗阻后4周MSCT灌注成像可见肾盂扩张,肾皮质明显变薄,皮、髓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较梗阻前有明显下降(P〈0.01),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变化无明显差异,肾皮质表面通透性(PS)有轻度下降趋势,但与梗阻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肾髓质PS则较梗阻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CDFI显示梗阻后肾动脉、肾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均降低(P〈0.05),舒张末速度(EDV)显著低于梗阻前(P〈0.01),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梗阻前(P〈0.01)。SPECT测定结果显示梗阻后右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均显著低于梗阻前(P〈0.001),达峰时间(Tb)显著延长(P〈0.001),半排时间(T(1/2))显著延长,无测定意义。结论肾积水模型在梗阻前、后皮、髓质MSCT灌注参数的变化以BF、BV下降最明显。此结果与CDFI测定的PSV、EDV及RI所反映的肾血流动力学变化相一致。MSCT灌注技术的出现无疑为l临床评价单肾功能开拓了思路,随着MSCT灌注软件的不断发展,其在单肾功能评价方面一定会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