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临床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内镜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12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术前筛查的175例患者证实为胃LGIN的255例病变纳入研究,并进行内镜下RFA,关注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并追踪其复查随访结果。 结果255例病变均成功完成内镜下RFA,术中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治愈率分别为91.3%、90.8%、89.4%、88.2%、86.5%,术后腹痛为主要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RFA是治疗胃LGIN的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门诊治疗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判断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并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改良ESD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200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D(ESD组)或改良ESD(改良ESD组)治疗的22例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纳入患者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13例行ESD,9例行改良ESD。对比分析ESD组和改良ESD组整块切除率、R0切除率、手术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术前EUS判定病变大小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结果 22例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小为(6.9±1.5)mm。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相对照,内镜超声评估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为95.5%(21/22)。ESD组和改良ESD组的R0切除率分别为13/13和7/9(100.0% 比77.8%, P=1.000)。改良ESD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短于ESD组[(16.0±2.2) min 比 (29.8±4.9)min,P<0.001]。ESD组发生1例术中穿孔和1例迟发穿孔,改良ESD组发生1例迟发出血。术后2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为(30.0±24.8)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超声可以准确评价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深度。对于直径≤10 mm,浸润深度局限在黏膜下层的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改良ESD可以获得与ESD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药物致小肠损伤是老年人小肠出血的重要原因.肠系膜脂膜炎(mesenteric panniculitis,MP)是一种罕见、良性、特发性的自限性疾病,其本质是肠系膜脂肪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MP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腹部创伤(含手术)、肿瘤、感染、肠系膜缺血缺氧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MP临床表现、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90岁以上患者胆总管巨大结石(LCBDS)(结石直径>1.5 c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2-02至2022-06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治疗性ERCP的28例90岁以上(高龄组)和46例18~64岁(非老年组)的LCBD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ERCP术中治疗程序及其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非老年组相比,高龄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SA高分级(≥3)和急性胆管炎更常见(P<0.001)。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CCI)、巨大结石发生率(直径>2.0 cm)、胆管多发结石、壶腹周围憩室、乳头括约肌预切开、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内镜下乳头大球囊扩张术(EPLBD)、取石球囊术、取石网篮术、碎石术、胆道支架置入及鼻胆引流管置入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CP可以安全而有效治疗90岁以上患者的胆总管巨大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其中横开口法组41例,纵开口法12例,平均随访5月(3~24月),症状缓解率96.2%(51/53)。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7.5 vs 0.6,P<0.05)。横开口组手术用时65.0±18.0 min,略快于纵开口组74.1±18.2 min,但在隧道建立和环形肌切开过程中,明显快于纵开口法组36.3±9.0 min vs 45.4±10.5 min;10.2±4.6 min vs 15.5±5.5 min P<0.05)。同时,横开口组在皮下积气等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纵开口法组(9.8%(4/41)vs 41.7%(5/12)P<0.05)。横开口组中另有4例术中发生黏膜穿孔(4/41,9.8%)。4例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4/53 7.5%),LA-A、LA-B级各2例,其中1例无明显症状。两组均无均无胸腔积液,出血,纵膈炎及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横开口法POEM不仅有效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且更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皮下气肿、气胸等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活体猪模型实验,进一步证实和明确其在高阶内镜治疗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6名受训者接受活体猪模型培训,之后6名受训者与6名对照者均进行手把手教学培训。随后,对于受训者接受活体猪模型和手把手培训的差异性,以及受训者和对照者关于是否接受活体猪模型培训的差异性分别进行对比。 结果所有活体猪模型和手把手培训手术均未出现术中大出血及术后迟发性出血,两种培训手术术中各有2例局部微小穿孔,以组织夹可有效封闭,均无术后迟发性穿孔;所有实验动物及患者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所有手术均完整剥离了病变,仅少数需上级带教医师接手后完成。接受活体猪模型培训后,受训者自身的剥离时间和剥离速度明显改善(P< 0.05);相比于对照者,受训者的手术时间(包括各步骤时间)、剥离速度以及手术完成度评分、注射评分、切开评分均明显改善(P< 0.05)。 结论活体猪模型用于高阶内镜治疗技术的培训是安全有效的,其对于改善初学者的学习曲线及有效应对并发症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活体猪模型在超级微创内镜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手术(ESTD)培训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对消化内镜培训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术的动物培训,共操作活猪8头,分别建立超级微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ESTD动物训练模型。训练者进行手术理论学习,在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进行ESTD术和ESD术,记录ESD和ESTD的总体操作时间,隧道长度,创面面积大小,操作速度(创面面积/时间)。使用调查问卷检测学员培训前后的能力变化。数据使用SPSS.2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ESD和ESTD手术解剖模型在手术训练中,未出现不可处理的术中大出血和术后延迟性出血。ESTD模型出现食管小穿孔2例,均使用软组织夹进行封闭处理,2种手术模型均无延迟穿孔。分别有1例ESTD和3例的ESD未完成而需要高级医师接手,未出现动物死亡的情况。 结论活体猪模型用于内镜隧道法黏膜下剥离手术培训安全且可行,相对于传统ESD手术在黏膜下剥离的培训过程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口双镜联合切除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对2013年3月经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2例,在静脉麻醉下行经口双镜联合切除治疗,辅助镜提拉肿瘤和固有肌层,主镜完整切除病变和牢固夹闭固有肌层创面,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例胃黏膜下肿瘤,经口双镜联合成功完整切除.术后病理1例为胃间质瘤,1例为平滑肌瘤;病变直径2 cm.手术时间分别为48 min和66 min.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8d和6d.结论 经口双镜联合切除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POEM术患者20例,并随机分为抗生素组和对照组。2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OEM术,且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抗生素组术9例术前0.5~1h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0g,对照组11例则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于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量及体温,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3天时基本恢复正常。两组术后均无出现感染及体温明显升高现象。相比之下,两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在术前1天,术后1、3、7天的变化趋势不同(P<0.05),且对照组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方面升高较抗生素组更明显(P<0.05)。而两组在体温及C反应蛋白变化趋势及升高情况方面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良好的术前准备和仔细的手术操作对预防POEM术后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术前应用抗生素对其并无明显的临床意义。但其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