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人和动物中引起腹泻及在猪中流行暴发已有报道,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进行分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控制我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流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现实意义。O:9型是引起人类Y.e菌病的最主要菌株之一,为人类常见的血清型,为了解0:9型Y.e各菌株之间的差异,本文应用毒力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各菌株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工.菌株:0:9型Y.e**”菌4株*15、w卫7、侣、12分别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若有机氯杀虫剂的禁止使用,加之一些有害昆虫对有机磷杀虫剂产生抗性,新型高效杀虫剂的探求已成为主要研究课题。为此,作者等于1987年9月,在莆田县黄石镇东埭村进行了溴氰菊酯现场灭蚤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臭种群数量分布调查@周淑姮$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陈亮$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李述杨$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林代华$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林祖华$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王灵岚$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350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登革病毒Ⅱ型(DEN2)重组包膜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登革Ⅱ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扩增DEN2E基因片段(254—395AA),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纯化后,进行阻断DEN2感染C6/36细胞试验,同时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采用中和实验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该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可被抗DEN2多克隆抗体识别,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有效地抑制DEN2感染C6/36细胞,经重组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产生中和抗体。结论表达的DEN2重组包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含恙虫病东方体sta5 6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在E .coli中表达Sta5 6重组抗原 ,纯化后用于间接ELISA检测恙虫病。方法 从含有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5 6基因的重组质粒TOPO sta5 6扩增出截短的sta5 6 ,定向插入pET30a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 ,IPTG诱导表达 ,用SDS PAGE及Westernblot进行分析 ;采用电洗脱方法纯化重组抗原并应用于间接ELISA检测恙虫病。结果 以截短的sta5 6基因片段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Ot95 7,重组的Sta5 6抗原可在E .coli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有效表达 ,SDS PAGE显示了一条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4 0 .3× 10 3 的蛋白表达带 ,West ernblot证实该融合蛋白能被恙虫病患者阳性血清所识别。电洗脱纯化的重组抗原应用于间接法ELISA检测恙虫病 ,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比较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1.7%和 76 .5 %。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Sta5 6重组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 ,纯化后可用作免疫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及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和分析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用C6/36细胞分离患者血清标本中病毒,并用单克隆抗体鉴定型别;通过比对核苷酸序列,分析本次疫情可能的传染源.结果福州市2004年9月中旬起至10月底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所确认的93例病例消长情况基本与当地的蚊媒消长情况相一致.从病例的10份血清标本中分离出6株病毒,经单克隆抗体鉴定均为登革热病毒1型,病毒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比对证明同源性与柬埔寨分离株(DENV-1/KHM/2001;GenBank Accession No.L0904278)最为接近.结论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为感染登革1型病毒所引起;疫情的发生主要为输入性病例流行引起.  相似文献   
7.
应用ARIMA模型预测福建省戊型肝炎疫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福建省戊型肝炎(戊肝)分月发病数预测预警的ARIMA时间序列模型。方法利用SAS 9.0软件的PROC ARIMA综合软件包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的福建省2004-2010年戊肝分月发病数序列进行ARI-MA模型的建模与分析。结果福建省2004-2010年戊肝分月发病数序列含有以年为周期的季节效应,经12步差分后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拟合的相对最优模型为ARIMA(0,0,0)×(0,1,1)12。结论拟合戊肝的相对最优ARIMA模型进行预测和预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H7N9)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3年3月— 2018年7月H7N9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福建省共确诊H7N9病例108例:因病毒性不明原因肺炎确诊的病例(肺炎病例)占84.26%(91/108);发病集中在12月至次年4月,合计占95.37%(103/108);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地域集中性。肺炎病例中,男性占81.32%(74/91),发病年龄为54.9± 17.1岁,发病前有禽类接触史者占91.21%(83/91);病例预后与病例发现方式关系密切,与其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年龄、发病-诊疗的时间间隔间均无显著关联。结论 加强福建省H7N9防控工作应结合其流行病学特征着重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研究福建省霍乱弧菌多重耐药情况,分析耐药基因SXT、sulⅡ、dfr18、dfrA1与复方磺胺甲唑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株1994-2005年福建省保留的霍乱弧菌菌株,采用WHO 推荐的改良K B 纸片法进行21 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PCR 方法检测耐药基因SXT、sulⅡ、dfr18、dfrA1。使用SPSS软件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采用χ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福建省霍乱弧菌试验菌株对呋喃妥因、痢特灵、链霉素、多黏菌素B、磺胺甲噁唑、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率为63%。耐药基因SXT、sulⅡ、dfr18、dfrA1与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表型相关。结论 福建省霍乱弧菌的多重耐药率高,初步研究发现了复方磺胺甲噁唑相关的耐药基因,进一步需要研究更多的耐药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调查福建省1962-2005 年不同流行时期、不同流行血清型的O1 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
(EVC)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探讨霍乱弧菌(VC)不同毒力基因特征与霍乱流行能力的关系。方法 运用
PCR 扩增技术,检测1962-2005 年69 株(稻叶21、小川48) 霍乱患者分离株的犮狋狓犃基因, 同时进行
犮狋狓犅、狋犮狆犃、狉狊狋犚、犺犾狔犃毒力因子的古典型(犆犾)和埃尔托型(犈犾)基因亚型的扩增;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分析不同毒力特征菌株的流行能力。结果 69株O1群霍乱弧菌犮狋狓犃基因阳性62株,犮狋狓犃基因阴性的菌
株均不同程度地携带有其他各相关毒力基因;各毒力因子古典型和埃尔托型的阳检率分别为犮狋狓犅60.9%
(42株)和72.5% (50株),狉狊狋犚37.7% (26株)和72.5% (50株),狋犮狆犃4.35% (3株)和69.57% (48
株),犺犾狔犃65.22% (45株)和79.71% (55株)。犮狋狓犅 犆犾、狉狊狋犚 犆犾基因以及菌株同时携带狉狊狋犚 犆犾和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稻叶型(阳性率分别为38.1% 、0 和0) 和小川型(阳性率分别为70.8% 、54.2% 和
35.4% )菌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均<0.05)。犮狋狓犅 犈犾、狉狊狋犚 犆犾、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1962-
1964年、1978 年、1994-2000 年的小川型3 个不同流行时期(阳性率分别为犮狋狓犅 犈犾:100.0% 、
100.0% 、44.8% ;狉狊狋犚 犆犾:0、0、89.7% ;狉狊狋犚 犈犾:100.0% 、87.5% 、58.6% )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犘均<0.05)。犮狋狓犅 犆犾、犮狋狓犅 犈犾、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1980-1986 年、2005 年稻叶型两个不同流行
时期(阳性率分别为犮狋狓犅 犆犾:13.3% 、100.0% ;犮狋狓犅 犈犾:100.0% 、66.7% ;狉狊狋犚 犈犾:93.3% 、50.0% )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均<0.05)。结论 福建省1962-2005年O1群霍乱菌株不同程度地携带有相关的
毒力因子;各毒力因子埃尔托型基因片段的检出率均要高于古典型,以狉狊狋犚和狋犮狆犃基因的差异最明显;
相对于稻叶血清型,小川血清型更容易整合古典型的犮狋狓犅和狉狊狋犚基因片段;犮狋狓犅和狉狊狋犚基因的类型和不
同血清型霍乱菌株的流行能力有相关性。
关键词:霍乱弧菌;毒力基因;PCR;等位基因
中图分类号:R1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1 0041 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