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浆LP及CRP浓度,分析LP、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LP与CRP的相关性。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浆LP、CR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2组患者血浆LP与CRP浓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AMI组血浆LP、CRP浓度比U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浆LP及CRP浓度与ACS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且LP与CR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LP与CRP共同参与组织炎症反应,是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李跃林  罗艳利 《河北医药》2007,29(8):811-81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瘦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健康对照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及不稳定心绞痛(UA)组30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测定治疗前后瘦素水平变化.结果 (1)患者血清瘦素水平AMI组高于UA组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2)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也略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较常规治疗后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瘦素在ACS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病情相关,可作为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瘦素(L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老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n=30,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n=30,UA组)患者血清LP水平,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L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清L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清LP浓度明显高于UA组(P<0.05)。ACS患者LP水平分别与BMI、TG、SBP、DBP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清LP是老年男性ACS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血清瘦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压水平,分析瘦素水平与血压及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为(11.4±5.8)、(7.3±3.1)μg/L,收缩压分别为(142.1±19.7)(、127.0±17.6)mm Hg,舒张压分别为(85.0±12.9)、(78.4±9.7)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CHF患者按LVEF程度分为2组,LVEF<30%组瘦素水平为(12.4±7.8)μg/L,30%~40%组瘦素水平为(10.8±1.8)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LVEF水平越低,瘦素水平越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体质指数(r=0.910,P<0.01)、收缩压(r=0.859,P<0.01)、舒张压(r=0.680,P<0.05)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729,P<0.01)。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并与LVEF程度呈负相关;CHF患者血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瘦素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提示血清瘦素水平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共同促进CHF发展。  相似文献   
5.
瘦素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控,其发病率仍居高不降。瘦素是肥胖基因的产物,目前已被证实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本文就瘦素与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脂代谢异常、血栓形成以及高血压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对近年来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CRP。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CRP均显著下降,且丁苯酞组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血清瘦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发病及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瘦素 (leptin)是 1 994年鉴定的一种与肥胖有关的基因产物 ,瘦素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性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通过观察国内男性CHD患者体内血清瘦素水平 ,研究瘦素、瘦素抵抗与CHD发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旨在探讨CH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  对象与方法CHD组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7月住院的 60例男性患者 ,年龄 5 2~ 80 ( 66.32± 6.2 4 )岁。按照1 979年WHO关于CHD的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静息心电图、2 4h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以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而确立诊断。其中 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排除严重…  相似文献   
8.
1 病例简介患者男 ,70岁 ,主因间断剑突下隐痛 2年 ,于 2 0 0 2年 6月 2 3日入院。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剑突下隐痛 ,进食后明显 ,无烧心、返酸、恶心等症状。当时做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服用“胃疡灵口服液”病情好转 ,现复查入院。查体 :T 36℃ ,P 80次 min ,B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也是主要死因。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DN早期临床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其后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近年来,我们应用阿魏酸钠(SF)辅助治疗3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观察了其对尿微量白蛋白(UAE)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ITP)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减少或延缓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他汀类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mg/d)及常规治疗组,每组19例。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的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大小。结果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因转氨酶增高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水平及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的水平,延缓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