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设计自组装短肽K_2I_4K_2作为新型表面活性剂来稳定Taq DNA聚合酶,探索其对Taq DNA聚合酶在高温下的半衰期以及对PCR扩增效率的影响,探讨其在PCR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圆二色仪检测短肽K_2I_4K_2在不同理化条件下的二级结构;原子力显微镜检测其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特征;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其对Taq酶在高温下半衰期的影响;普通PCR验证其在PCR中应用的可行性;RT-q PCR检测其对Taq酶扩增效率的影响。结果短肽K_2I_4K_2在盐离子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结构,且在高温下拥有稳定的二级结构;短肽K_2I_4K_2使得Taq在95℃下的半衰期增加了约1.6倍;短肽K_2I_4K_2组装24 h后大大增加了Taq酶的扩增效率。结论短肽K_2I_4K_2较为显著地增加了Taq DNA聚合酶的热稳定性,能够很好地应用于PCR反应系统中。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索自组装短肽GFS-4在心肌细胞三维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心肌梗死区域的组织修复作用。通过圆二色谱仪分析短肽GFS-4的二级结构,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短肽GFS-4自组装的微观形态。将GFS-4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纤维支架作为心肌细胞三维培养材料,观察心肌细胞的生长状况;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加入水凝胶GFS-4研究其对心肌梗死修复的效果。结果发现,GFS-4自组装形成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β折叠;自组装24 h后形成致密的纳米纤维支架;心肌细胞三维培养结果表明心肌细胞在GFS-4水凝胶中生长状况良好;心肌梗死体外修复实验发现,短肽GFS-4水凝胶支架可缓解心肌梗死区域组织坏死。自组装短肽GFS-4作为新的纳米支架材料,可用于细胞三维培养和心肌梗死区域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手性自组装短肽Sciobio Ⅱ、Sciobio Ⅳ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效果.方法 通过圆二色谱仪、透射电镜、苯胺蓝染色分析自组装短肽Sciobio Ⅱ、Sciobio Ⅳ的结构;利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检测三维环境中人韧带成纤维细胞(HLF)的活性和形态;建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进行苯丙酮尿症(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筛查,考察乐山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减少出生缺陷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2015年乐山市各采血地区筛查总数和医疗机构出生的婴儿总数,血片全部为验收合格的血片,根据《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分别将所有参与筛查的新生儿中最后被确诊为CH或PKU的患儿作为统计对象。结果新生儿的筛查率从2012年的91.47%上升至2015年的94.10%,PKU平均发病率为1/25 448,CH平均发病率为1/2 544。结论新生儿早期疾病筛查能够有效筛查出PKU和CH可疑患儿,结合确诊实验,从而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立论依据】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清宫术、抗生素抗感染等措施来处理人流损伤,虽然诊疗器械升级快、新药问世频繁,但用于术后子宫康复的有效疗法仍为空白。本方案以“纳米短肽”为平台,探索高效修复子宫损伤的过程及机制,对提供新的临床干预技术和方法意义重大。在子宫损伤修复过程中,生长因子(GF)对内膜再生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内主要研究人流手术方式及镇痛方案,刮宫术后多主张自愈,忽视损伤修复的质量研究。国际较早从GF着手,推动损伤的高效愈合,但传统工艺制备难而价格高、控释靶点不明,能投入相关临床实践的GF及其控释机制探索报道甚少。原因在于:定量调控损伤修复GF方面的研究较少,基础研究如高通量、高纯度GF生产技术没有突破,组织创伤的三维修复研究也不成熟等。D型短肽可自组装成纳米纤维并形成水凝胶,可支持细胞三维生长,还可维持GF及能量物质的缓慢控释。“纳米短肽-兔网织红细胞无细胞蛋白质系统”作为GF制备的新途径前景广阔。 【设计思路】 采用“纳米短肽-Cell free体系”,制备bFGF;利用bFGF修饰短肽,得到纳米网络水凝胶;最后通过SD大鼠子宫损伤修复实验,确认短肽修饰前后的实际效果,洞察其机制并建立“纳米三维微环境-GF损伤快速修复”的假说,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实验内容】 (1)利用“短肽-Cell free体系”,制备bFGF。(2)合成、连接、纯化得到含修饰bFGF的纳米短肽。(3)短肽理化检测,自组装效能及GF控释分析。(4)构建SD大鼠子宫损伤模型,评估修复效果,建立数学模型和假说。 【材料】 SD大鼠、新西兰大白兔、PET系列载体、短肽。 【可行性】 目标短肽模板得到国家专利授权,本方案是对其理论和应用的创新。本方案拥有“短肽-Cell free体系”及其相关技术规范。预实验中,动物实验模型损伤修复效果明显。 【创新性】 应用“短肽能量泵”优化“cell-free 体系”,制备GF。采用短肽控释GF,对子宫损伤进行快速修复。将GF制备与子宫损伤修复整合为一套完备的修复策略,在控制炎症反应、减少瘢痕产生、保护子宫上实现突破,国内外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6.
龚剑萍  朱凌波  罗忠礼  倪市毛  季宁宁  龚心琰 《心电与循环》2021,(3):250-254,281,后插1
目的 探讨他汀基团修饰的新型自组装短肽(statins-SAP)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5组并给予含不同试剂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ox-LDL组(200 mg/L ox-LDL)、洛伐他汀组(200 mg/L o...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盐酸非那吡啶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并评价盐酸非那吡啶胶囊与片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NucleodurC18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醋酸铵(30mmol·L-1,含0.1%甲酸)=52∶48(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410nm,以地西泮为内标。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200mg盐酸非那吡啶胶囊或片剂,用HPLC-UV法测定其血药浓度,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盐酸非那吡啶为0.19~57.69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定量限为0.19μg·L-1,平均回收率为85.85%~95.13%,日内及日间RSD<10%。受试药(胶囊)和参比药(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12、AUC0→∞、ρmax、tmax分别为(23.53±12.55)和(22.98±11.53)μg·h·L-1、(24.31±12.48)和(23.84±11.44)μg·h·L-1、(11.70±6.16)和(11.24±6.82)μg·L-1、(1.78±0.43)和(1.72±0.46)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4±13.10)%。统计学分析表明主要药动学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盐酸非那吡啶胶囊与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