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构建自杀性质粒载体,对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进行精确突变,并对得到的pgm基因突变活菌苗株进行鉴定.方法 在puc19质粒载体上构建正向筛选标记--蔗糖敏感基因和反向筛选标记--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序列;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序列对布鲁杆菌pgm基因进行修饰(插入突变),完成pucS1.6K自杀性质粒载体的构建;通过电转化获得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菌株;应用PCR方法对pgm基因突变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显示,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后失活,突变后的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DNA片段长度约为3525 bp,与预期的相符,布鲁杆菌M16株pgm基因突变菌株构建成功.结论 构建的自杀性质粒载体能成功对布鲁杆菌进行精确毒力基因突变,为获得布鲁杆菌突变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技术平台,也为新型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f suicide plasmid vector could be used to make mutation of pgm gene which attenuates the virulent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the research may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Methods Sucrose sensitive gene as forward screening sign and fusion sequences of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plasmid pucl9; pucS1.6K suicide plasmid vector was established by modifying pgm gene with fusion sequences of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insertion mutation); pgm gene mutation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was obtained by electro transformation and mutation was confirmed by PCR amplific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dentified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pgm gene was in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kanamycin resistance gene, and the mutant pgm gene DNA fragment length was approximately 3525 bp,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Brucella pgm gene mutant melitensis strain 16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Conclus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suicide plasmid vector and precise mutation of Brucella melitensis strain 16 is successful, the study is not only provided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constructing mutants of Brucella but also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流感病毒8质粒病毒拯救系统,产生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建立以冷适应流感病毒株为拯救骨架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方法 以冷适应、温度敏感、减毒的A/Ann Arbor/6/60(H2N2)流感病毒株作为拯救病毒的骨架,人工合成了该病毒株的6个内部基因片段,即PB2、PB1、PA、NP、M和NS,同时引入5个氨基酸突变作为标签.6个基因片段通过与改造后的转录载体pAD3000连接,构建6个基因的拯救载体,经测序获得序列准确的拯救质粒:pMDV-A-PB2、pMDV-A-PB1、pMDV-A-PA、pMDV-A-NP、pMDV-A-M、pMDV-A-NS.结果 6质粒与PR8的表面基因HA和NA进行"6+2"组合的病毒拯救,8个重组质粒共转染COS-1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血凝活性的冷适应减毒的重组A型人流感病毒,命名为rMDV-A.鸡胚尿囊液中重组病毒的血凝(HA)效价为1∶2 9~1∶2 10.结论 构建的A/Ann Arbor/6/60的6个内部基因的病毒骨架拯救系统,为深入研究冷适应减毒人流感病毒的基因功能和新型疫苗研发提供了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CA16型VP1蛋白疫苗并进行免疫原性初步分析,为手足口病CA16疫苗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利用RT-PCR技术获得CA16 VP1基因,克隆到载体pFastBac HT A,与Bacmid DNA重组,转染Sf9昆虫细胞,重组CA16 VP1蛋白与Al(OH)_3佐剂混合制备重组CA16 VP1蛋白疫苗,腹腔免疫BALB/c小鼠,2次免疫后进行免疫效果初步评价.结果 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证明重组CA16 VP1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得到表达,用ELISA和微量中和法检测到免疫小鼠血清有特异IgG和中和抗体产生,最佳免疫抗原剂量为20μg,其特异IgG效价为1:1600,中和抗体效价为1:250;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因子测定,证明诱导T细胞应答,诱发Th1/Th2型免疫应答.结论 CA16 VP1基因克隆成功,并在Sf9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构建的蕈组CA16 VP1亚单位疫苗具有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为今后研制手足口病CA16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布氏杆菌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效果。方法克隆BCSP31基因,构建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其BCSP31蛋白抗原的表达。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观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进一步用1.25×104布氏杆菌A544强毒株腹腔攻毒,观察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扩增的BCSP31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断在牛、羊和猪布氏杆菌株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构建的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在COS7细胞有目的蛋白抗原的表达。制备的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肌肉免疫BALB/c小鼠4次,ELISA检测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并随免疫次数增加抗体的滴度也递增,且抗体亚型以IgG2a为主,表明主要引起Th1型的免疫应答。FCM检测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CD4+/CD8+比值明显下降,说明激发了显著的CTL效应。MTT测定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布氏杆菌A544强毒株攻毒后,动物存活及脾组织细菌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能够产生有效的保护效果。结论研制的BCSP31/pVAX1重组表达质粒免疫BALB/c小鼠能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并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为布氏杆菌病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治疗性抗体对SARS-CoVBJ-01毒株的中和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ytopathiceffect,CPE)、四甲基偶氮唑盐(nlethyl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MTT)测定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对SARS-CoVBJ-01株的中和作用。结果三批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对SARS-CoVBJ-01株有很好的中和作用,CPE和MTT法测得中和效价分别为1:6400、1:6400、1:12800。结论研制的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F(ab’)2对SARS-CoV BJ-0l1株有很好的中和作用,并且两种方法结果一致,为SARS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广谱抗真菌药对肠道菌群平衡改变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选用C57BL/6雌性小鼠,用含广谱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饮用水喂养7 d,分离小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分离口服制霉菌素7 d后小鼠结肠内容物,提取肠道菌群基因组进行16S rDNA扩增子测序、构建SMRT Bell文库,利用PacBio公司SMRT分析软件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物种注释.通过PCoA和PCA、NMDS等降维图和样品聚类树分析群落结构差异,选用t检验、MetaStat、LEfSe、Anosim和MRPP等方法对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结肠内容物菌群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制霉菌素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对照组比较,服药组硬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细菌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糖杆菌门(Saccharobacteria)细菌丰度降低;血清代谢组检测结果显示,服药组增加的物质包括葡萄糖、甘氨酸、丙氨酸、4-羟基丁酸、亮氨酸、谷氨酰胺,降低的物质为谷氨酸、乳酸.结论 小鼠肠道菌群稳态的改变可能与连续服用制霉菌素有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等优势菌种的变化明显,而且瘤胃菌群、毛螺菌科及拟杆菌群在两组之间结构差异显著,导致谷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代谢增加,而糖类代谢减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产生在Vero(非洲绿猴肾)细胞中能高适应生长的重配H5N1流感病毒疫苗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测定。方法修饰A/Puerto Rico/8/34(H1N1)(PR8)的NS基因为Vero细胞适应型,并合成NS基因片段,构建质粒pHW2000-NS;通过RT-PCR方法,扩增疫苗株A/Anhui/01/2005(H5N1)的HA、NA基因片段,构建质粒pHW2000-HA、pHW2000-NA;以PR8的其它5个内部基因作为骨架,按照1+2+5模式8质粒共转染Vero细胞拯救流感病毒,并对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结果由Vero拯救出具有高适应生长特性的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疫苗株,并检测了重配疫苗株的生物学特性。结论成功从Vero细胞拯救了具有Vero细胞高适应性生长特性的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疫苗株,为应用Vero细胞大规模生产流感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SARS-CoV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SARS冠状病毒 (SARS CoV)M、N、S和E蛋白 ,构建 4种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 M、pVAX1 N、pVAX1 S和pVAX1 E ,为研制SARS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Bank中SARS病毒基因序列分别设计M、N、S和E引物 ,用RT PCR方法从感染SARS病毒的Vero E6细胞中扩增得到M、N、S和E片段 ,构建重组质粒pVAX1 M、pVAX1 N、pVAX1 S和pVAX1 E。并以重组质粒转染COS 7细胞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重组质粒体外的表达。结果 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 ,细胞转染实验表明 ,构建的 4种重组质粒均能在COS 7细胞内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 4种SARS CoV 4种蛋白抗原真核表达质粒 ,并能在真核细胞内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筛选布鲁氏菌保护性抗原.方法 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实验条件下培养的布鲁氏菌疫苗株M5外膜蛋白进行分离,结合WB(Western blotting)技术寻找发生免疫反应的蛋白质.结果 21个免疫蛋白点经胶内酶切、肽提取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每个蛋白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用Mascot进行检索后,代表了12个开放阅读框.这些蛋白不全是外膜蛋白,还存在胞浆蛋白,其功能涉及生物合成和物质代谢等领域,还有一个功能未知的蛋白.结论 成功建立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免疫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为寻找保护性抗原及为新型疫苗抗原候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A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nuenzavirus,A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谱很广,其感染人类的事件最先发生于中国香港,而近来印尼发生禽流感人传播人事件,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恐慌。因此,做好人禽流感的防控工作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科学问题。疫苗是防控新发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而传统疫苗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流感病毒来说,传统疫苗主要包括灭活全病毒疫苗、裂解疫苗等。裂解疫苗因具有副作用少、使用人群广的优势,成为全世界疫苗生产商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