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李旭红,王崇国,在岳鹏,张启华,缪松毅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的周围血淋巴细胞在体外用新的免疫学方法诱导成为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回输治疗30例...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原多肽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体外增殖功能,细胞表型及杀伤机制,我们对三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进行诱导和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HBV的围产期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是其确切的传播规律和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我们通过对HBV阳性孕妇配对检测其胎儿脐血HBV标志物,探讨孕妇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前S_2抗原(Pre-S_2 Ag)与病毒的感染性和活动性复制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性和传染性的标志。我们对Pre-S_2Ag与HBV DNA及其它HBV标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HBV的围产期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但是其确切的传播规律和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我们通过对HBV阳性孕妇配对检测其胎儿脐血HBV标志物,探讨孕妇HBV携带状态与母婴传播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HBV免疫病理学研究提示: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在清除肝内HBV的免疫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增强特异性CTL的功能,可能有助于清除肝内HBV,从而起到治疗作用。1992笔者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单克隆抗体研究室朱力平教授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了体外制备HBV特异性CTL的方法,并自1992~1995进行了3期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 入选病例均完全具备下述条件:①根据1990全  相似文献   
7.
45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不断增加、更新,但仅依靠某一项指标难以全面估价纤维化的程度。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乙型肝炎患者和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CL-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等项目进行检测,发现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判断肝纤维化存在和发展有一定意义。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不同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血症水平及其与病变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其它肝炎病毒感染时对HBV复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以乙肝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为治疗组(639例),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为对照组(429例),进行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采用序贯随机分组方法,对入选的106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结果:乙型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组中CHB组的HBsAg、HBeAg、HBV DNA阳性及HBV DNA与HBeAg双阳性患者的阴转率分别达5.0%、19.1%与1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可能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闽南沿海地区军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指导部队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防治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检测和询问调查的方法,对受检军地青壮年的乙肝"两对半"专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V总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三项指标,受检官兵和地方人员分别为50.50%、0.10%、63.28%与78.06%、17.03%、58.42%,两组人群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闽南沿海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当地驻军HBsAg阳性率极低,受检部队乙肝防控成绩显著,未受地方乙肝疫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