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三唑的化合物是目前抗微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简述了在抗菌、抗真菌、抗结核、抗病毒方面已经上市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含三唑的药物,着重强调了含三唑的抗微生物药物及其构效关系的研发近况。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望成功地开发出更多具有显著生物学活性的新药。  相似文献   
2.
1病例患者,男性,48岁,2012年11月24日因“头痛、发热10d”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人院前10d患者因头痛、发热到我院门诊就诊,主要为前头部胀痛,程度为轻到中度,体位改变无明显加重或缓解,体温达38℃。患者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无明显咳嗽、咯痰、咽痛、肌痛不适,无明显精神行为异常及肢体抽搐,无明显恶心、呕吐等不适。门诊医生予以青霉素等抗感染治疗后,头痛症状加重。为进一步明确头痛原因,门诊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收人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因左顶叶脑出血在当地医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心脏病史,无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对肺结核临床特点的影响,以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79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为糖尿病组和同期住院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432例患者为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的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率糖尿病患者为9.1%、非糖尿病患者为6.0%;糖尿病组的中性粒细胞(0.5×109/L)和C-反应蛋白(17.8mg/L)均高于非糖尿病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对结核患者的部分临床特点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患者基本情况、剂型、用法用量等特点的关系,为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均相酶放大免疫法(Emit)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价影响血药浓度的相关因素及特点。结果 该院住院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平均值高于达标浓度,日剂量、合用碳青霉烯类和肝药酶诱导剂是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情况的相关因素。不同剂型的达标率虽无显著差异,但缓释片、注射剂的达标率明显高于普通片剂。肝功能正常或轻度损伤患者的达标率为51.11 %,明显高于重度损伤患者。血药浓度>100 mg·L-1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血药浓度< 50 mg·L-1组和50 ~ 100 mg·L-1组。结论 住院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药师应根据相关风险因素给出剂量调整的建议以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种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特点的影响,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的79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细胞数量、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发热情况在肺结核涂片阳性(PTB+)的肺结核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TB一的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部分临床特点有一定影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顾平  米佳丽 《中国药业》2013,(24):50-51
目的调查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抗茵药物应用现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心胸外科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出院病历104份,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104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历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均采用单一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以第1代头孢菌素为主(79.81%);术前0.5~2h给药率为99.04%,手术时间大于3h者均追加用药,平均用药时间为3.77d。结论该院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药不当、预防应用时间过长、病原学送检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患者哌拉西林/舒巴坦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月—2011年3月使用哌拉西林/舒巴坦150例,统计、分析基础疾病、细菌学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在150例患者中,治疗用药112例,有效97例,无效7例,死亡8例,总有效率为86.6%;预防用药38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重症患者治疗有效,为保持有效性应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兴  米佳丽 《四川医学》2011,32(3):353-355
目的研究腹部外科术后营养不良的患者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经腹部外科术后营养不良的患者187例,比较其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及住院天数等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的体重、Hbs、ALB、PA和TRE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N组和EN组、EN+PN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和EN+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外科术后EN安全、有效,能维护机体代谢平衡,减少或避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β-内酰胺类药物致白细胞减少患者再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影响因素,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用药水平.方法 将白细胞减少治疗转归后再次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病人共70例,将其分为β-内酰胺类组39例和其它抗感染药物组31例,比较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肌酐、ALT、AST的变化情况.结果 β-内酰胺组和其它抗菌药物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肌酐、ALT、AS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导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转归后仍可使用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10.
组胺H3受体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阐述组胺H3受体配体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简述组胺H3受体配体及其构效关系的发展,组胺H3受体配体的治疗应用前景以及H3受体配体发展的新方向。结果与结论选择性的H3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目前抗组胺药物研究开发中的一个新的热点领域,随着对H3受体配体研究的深入,极有希望开发出可用于临床的新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