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指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依据术前心电图P波指数(P波时限(PWD)、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或Morris指数)和P波时限/PR段值(Macruz指数,M))大小,将患者分为PWD1(<120ms)和PWD2(≥120ms)、Ptf1(≤-0.04mm·s)和Ptf2(>-0.04mm·s)、M1(≤1.6)和M2(>1.6)组,比较同一指标的两组患者间CRT术后6个月时的心功能指标改善及反应率有无差别。结果共117例患者资料纳入分析,结果显示:CRT术后6个月,各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P波时限及P波终末电势不同的两组患者间相关指标改善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波时限/PR段值不同的两组患者间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并无明显差别(p>0.05),CRT反应率亦有类似发现。多因素分析显示LAD>40mm、PWD≥120ms及Ptf>-0.04mm·s与CRT反应率降低有关。结论术前心电图P波增宽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延长是CRT术后无反应的可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