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超声、腹部CT(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比较B超、CT和MRCP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 R CP确诊胆总管结石患者261例,B超、CT和M R CP对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1.7%、55.6%和81.5%,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管≤0.8c 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47例,B超、C T和M R C P对胆总管不宽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21%,30.8%和56%,B超与C 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 R C 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显示肝外胆管结石方面,MR CP明显优于CT和B超,尤其肝外胆管不宽的患者,B超和CT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旨在提高青年胃癌的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经电子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青年组胃癌(≤35岁)60例及老年组(≥60岁)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青年胃癌以女性多发,常见症状以上腹部不规律性疼痛、呕血,黑便为主,发病部位以胃窦部、胃体部多见较多,以低分化腺癌为主.老年胃癌:男性多发,多出现吞咽困难,好发部位为贲门部胃底为主,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胃癌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早期诊断及治疗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与健康人肠道微生物、口腔微生物和血液代谢物的差异,寻找可能和胃癌相关的微生物。方法 收集研究组(5例胃癌患者)和对照组(5例健康人)的粪便、唾液和血液样本,从粪便和唾液样本提取DNA用于宏基因组测序和后续生信分析,对血液样本检测与胃癌相关的10个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肠道微生物和口腔微生物在属和种水平的Alpha多样性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肠道微生物中,属水平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和种水平的唾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咽峡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anginosus)等相对丰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判别分析(LEfSe)发现,肠道微生物上述指标有显著差异(LDA分值大于3);口腔微生物在属水平的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和奈瑟菌属(Neisseria)、种水平的Campylobacter concisus等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LDA分值为3)。相关性分析发现,研究组肠道微生物和口腔微生物中的Lactoba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有效诊治措施.方法 总结自2007年4月-2009年10月来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治疗措施,寻求有效地治疗急性胰腺炎诊疗方法.结果 急性胰腺炎52例住院患者中保守治疗15例,治愈14例(93.33%),1例(6.67%)死亡;手术18例,成功治愈17例(94.44%),死亡1例(5.56%);先保守后手术治疗19例,治愈率18例(94.73%)死亡1例(5.27%),P>0.05,两种治疗急性胰腺炎措施无显著差异性.有效治疗率为94.23%.结论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诊治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措施,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活检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突变型p53基因(mtp53)的表达,探讨VEGF和突变型p5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胃镜组织活检收集19例正常胃组织、22例肠上皮化生、47例胃肠黏膜不典型增生、54例胃癌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中VEGF和mtp53的表达水平。结果:VEGF、mtp53的表达水平在正常胃组织,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以及胃癌中呈逐渐增高的规律。胃癌组织中VEGF和mtp53表达较正常胃组织、肠上皮化生组织显著增高(P0.05),而与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与突变型p53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胃组织病变的恶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胃癌中VEGF及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突变型p53(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生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及30例癌旁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中的VEGF、mtp53表达水平。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mtp5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P0.01)。VEGF、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状态、P-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P0.01)。mtp53基因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VEGF、mtp53基因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进展进程,可以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恶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观察尾叶香茶菜中提取物二萜类化合物F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分别应用MTT法、AO/EB荧光染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和凋亡情况,利用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过氧化物(ROS)的水平。二萜类化合物F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二萜类化合物F作用的SMMC-7721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二萜类化合物F可以启动细胞内氧化应激诱导SMMC-7721细胞坏死或凋亡而抑制肝癌细胞株增殖。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8岁.因酒后上腹痛6 h入院.发病前4 h饮白酒250 g,后感持续性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发热及寒战.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无胆结石病史.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分别治疗胃溃疡60例疗效进行了比较,奥美拉唑的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症状缓解率、HP阴转率与雷尼替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副反应不多,是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维生素K3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M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MTT增殖抑制实验;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NAC抗氧化试验;DCFH-DA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RT-PCR检测GSH-Px和CAT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60 μmol/L剂量以上的VK3均可以有效抑制PC-3M细胞的增殖,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联合应用不同剂量NAC(5、10、20、40、80 μmol/L)与VK3(60 μmol/L)共同作用于PC-3M细胞后,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VK3相比各浓度的NAC能不同程度增加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证明在VK3(60 μmol/L)作用12 h后,PC-3M细胞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VK3(60 μmol/L)作用12 h后细胞出现凋亡峰,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DCFH-DA荧光染色,在VK3作用后1-2 h,细胞内即出现了较强的荧光表达;RT-PCR结果显示,在VK3作用后细胞内的CAT和GSH-Px两种主要的抗氧化酶类表达降低。结论: VK3可能主要通过引起PC-3M细胞内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