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便秘患者临床多见,对便秘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经常遇到常规洗肠法肠道清洗差,视野不清,观察受限等问题。我们通过对比口服杜秘克加常规肠道准备与仅用常规肠道准备二种方法对便秘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对比观察,以寻找对便秘患者有效的肠道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将131例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照组62例和观察组69例,均给予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66.67%).有效16例(23.19%),无效7例(10.14%).总有效率89.86%;对照组显效8例(12.90%),有效6例(9.68%).无效48例(77.42%),总有效率22.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明显副反应。认为生脉注射液静滴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疗效肯定,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典型模型,并针对医疗系统设计完成了基于ADC0809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综合运用了光耦隔离及抗干扰、自修复等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年龄增长引起老年人机体各感觉功能的退化,听觉功能退化亦为普遍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听力损失(中度以上)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指数增长,从60岁人群的15.4%上升到90岁以上人群的58.2%[1]。这种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听觉功能退行性变称为老年性聋,表现为60岁以上出现双耳渐进性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感音神经性聋,常伴有耳鸣及言语识别率下降。痴呆是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的疾病,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2]。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对病窦综合征(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作用。方法选择SSS行埋藏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有AF发作的病人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1)。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治疗组病人每晚口服替米沙坦80mg,对照组病人不服用任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随访1年,观察两组AF发作次数、AF负荷及左心房内径(LAD)。结果治疗组起搏术后1年AF发作次数、AF负荷、LAD明显低于对照组(t=2.19~2.48,P0.05),亦低于用药前(t=2.78~3.54,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抑制SSS双腔起搏术后阵发性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在窦性节律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射血力(LA-AEF)、管道容积(LACV)、储村容积(LATEV)、主动排空容积(LAAEV)、二尖瓣环处舒张晚期心肌运动速度峰值Va和左心房各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结果:肺静脉隔离术后1个月LAAEF、LAAEV、Va降低,术后3个月明显增高.LACV术后1个月显著升高,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LATEV术后1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术后3个月时增高.LAD、LADI、LAVI于术后1个月、3个月均明显减低.术后1个月SRa在左心房各壁均减低,以后壁减低明显,术后3个月均增高.术后1个月时左心房后壁SRs较术前减低,平均SRs及其余各壁无变化,术后3个月均增高.左心房后壁SRe于术后1个月时较术前减低,余各壁及平均SRe均升高,术后3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环肺静脉隔离术对左心房功能短期内有一定不利影响,但远期较术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典型模型,并针对医疗系统设计完成了基于ADC0809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综合运用了光耦隔离及抗干扰、自修复等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缬沙坦对病窦综合征(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作用。方法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访时选出有阵发性AF者8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40)。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缬沙坦80 mg,每晚顿服,对照组不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治疗。随访1年,观察AF发作次数、AF负荷及左房内径。结果治疗组起搏术后1年AF发作次数、AF负荷、左房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4.2±1.9次/天vs 9.5±3.4次/天,0.395±0.285 h/d vs 0.860±0.316 h/d,35.9±2.7 mm vs 40.7±3.8mm,P均<0.05),亦低于用药前(P<0.0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变化。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抑制SSS双腔起搏后阵发性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2):1248-1251.该文探讨基底节区脑梗死与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陈旧性脑梗死患者1483例,按脑梗死解剖部位将其分为基底节区组1045例与非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