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阿坝州大骨节病患者病情变化和发展趋势,探索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病情轻、中、重程度,每年设立大骨节病监测点,开展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结果 2007-2015年共临床检查7~12岁儿童45 249人,查出Ⅰ度及Ⅰ度以上儿童大骨节病患者18人,临床平均检出率为0.04%,共拍摄7~12岁儿童X线片39 384张,X线阳性片247张,X线阳性检出率为0.27%(247/39 384),干骺端阳性检出率从2007年的2.18%下降到2015年的0.11%,检出率下降了2.07%(χ~2=69.53,P0.01);骨端阳性检出率从2008年的1.73%持续下降到2015年的0.00%,检出率下降了1.35%(χ~2=58.59,P0.01)。结论阿坝州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病情稳定,大骨节病新发得到遏制,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明显成效,红原、茂县和松潘等各别县不能放松警惕,继续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0-2007年四川省阿坝州人,畜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进一步加强布病的预防和控制,确定防治对策.方法 按照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监测点内重点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SAT),平板凝集试验(PAT)],对监测点牦牛,绵羊血清用SAT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检测.结果 2000-2007年阿坝州共新发人间布病2例.共检测人血清2088份,阳性36人,检出率为1.72%(36/2088),最高为2003年,检出率达2.65%(9/339).共检疫牛,羊182 964头,阳性7368头,检出率为4.03%(7368/182 964),其中牛为4.16%(4844/116 356),羊为3.79%(2524/66 608),最高为2001年,检出率达5.74%(195/3396).结论 2000-2007年阿坝州人间布病疫情比较稳定,畜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传染源,加强人间,畜间布病的防治力度,加强监测,防止其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影响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情的相关因素,寻找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09、2010年金川、马尔康县大骨节病监测点8~ 15岁儿童右手X线正位片阳性者作为病例组,同时以X线正位片阴性且与病例组人员同性别、同年龄、同村庄、同学校1∶1配对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相关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采集调查对象发样,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发硒,统计分析影响大骨节病病情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调查64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2人.所在学校主食结构(每周食用米饭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5,P>0.05),副食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肉类:Z=-1.270,P>0.05;奶品:Z=-0.300,P>0.05);发硒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27±0.09)、(0.26±0.10)mg/kg,x2=0.094,P>0.05];所在家庭人均年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9,P> 0.05);所在家庭主食结构(大米:x2=1.024;面食x2=1.636)、副食结构(肉类:Z=-1.231;奶品:Z=-0.6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病例组中骨端阳性者主食面食的家庭比例(84.6%,11/13)高于对照组(59.4%,19/32,x2=8.477,P< 0.05),而主食大米的家庭比例(61.5%,8/13)明显低于对照组(81.3%,26/32,x2=5.529,P<0.05).结论 补硒未能显示防病作用,彻底换粮可能是消除大骨节病危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阿坝州高砷水源存在和分布范围,为进一步调查和掌握全州地方性砷中毒病情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每个县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各选1个乡进行调查,水样现场采用快速水砷半定量测定试剂盒进行筛查.结果 共调查50个乡267个村,水样2 462份,现场采用快速水砷半定量测定试剂盒进行筛查共有29份水样超标.结论 从松潘、九寨沟、小金等县高砷水资料发现,一般有矿的地区很可能有高砷水存在,这为今后调查高砷水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动态,为科学合理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四川省卫生厅下发《汶川地震灾区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于2008—06/10,在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小金和松潘5县地震重灾区开展蚊、蝇、鼠密度监测,蚊、蝇密度统一用目测法,鼠密度用鼠迹法。结果共监测22周次。监测安置点达249点次;蚊平均密度2.71只/(人工.小时);鼠平均密度2.07处/2000m;蝇平均密度0.91只/m^2,蝇密度以厕所、垃圾监测点最高。结论地震后,经过各级疾控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使阿坝州病媒生物总体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了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状况,分析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方法按全国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SAT、平板凝集试验PAT);对牦牛、绵羊血清用SAT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检测。结果2008年阿坝州发现人间布病9例,男性2人,女性7人;流行病学调查430人,人血清530份,阳性13人,检出率为2.45%(13/530)。共检疫牛羊5801头,阳性182头,检出率3.13%(182/5801);其中牛5.00%(146/2922)、羊1.25%(36/2879)。结论阿坝州人畜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牛羊进行检疫、免疫力度不够,病畜作为传染源长期存在,牧民群众缺乏布病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阿坝州碘缺乏病现状,掌握全州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工作进程,考核、评估各县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达标)情况。方法 2009-06/12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州13县开展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调查、尿碘检测、居民食用盐测定、学生及家庭主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等工作。结果 8~10岁儿童平均甲状腺肿大率为3.62%、学生尿碘中位数165.7μg/L、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15%、盐碘中位数为35.6 mg/kg、学生及家庭主妇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及格率分别为84.32%、89.08%。结论阿坝州人群碘缺乏率较低,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阿坝州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综合治理措施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根据《2008年阿坝州大骨节病58个监测点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病情轻、中、重程度,设立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点58个,开展大骨节病病情和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共临床检查22 259人,查出Ⅰ度及Ⅰ度以上大骨节病患者6 408人,平均患病率为28.79%。其中临床检查6~13岁儿童3 802人,查出Ⅰ度及Ⅰ度以上大骨节病6人,检出率为0.16%;拍摄6~13岁儿童X线片2 540张,X线阳性片69张,平均检出率为2.72%;采集6~13岁儿童发样297份;发硒值(均值±标准差)为0.21±0.066 mg/kg;采集主食粮样250份,T-2毒素值(均值±标准差)为7.71±5.31 ng/g。结论阿坝州大骨节病患者多、病情重、X线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并分析棘球蚴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群和家畜巾的流行与分布状况。方法调查分为人群调查和家畜调查两部分。人群调查按WHO公布的棘球蚴病诊断标准(WS257—2006),应用B超对全州13县141个棘球蚴病流行乡镇常驻人口进行患病率调查;应用ELISA法检测12岁以下儿童血清抗棘球蚴IgG;家畜调查检测犬粪抗原阳性率;并在各县定点屠宰场检查宰杀的牛羊胸腹腔,确定牛羊感染情况。结果人群调查:B超筛查共计48288人,确诊患者470人,检出率为o.97%,其中泡型棘球蚴病患者19人,囊型棘球蚴病患者451人;检测儿童血清IgG人数5372人,其中阳性358人,阳性率6.67%。家畜调查:共检测犬粪抗原5814份,阳性数989份;阳性率17.01%,检查牦牛绵羊共3336头,发现113头感染,感染率为3.39%。结论四川省阿坝州人群与家畜中存在泡型和囊型棘球蚴病流行,以囊型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