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中药治疗癫痫病历史悠久,方法诸多,且疗效好,药效持久,副作用小,近几年备受人们瞩目。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将科研重点放在中药治疗痫证机制研究上,笔者现就治疗痫证的最新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HER-2基因过表达与乳腺癌术后辅助内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HER-2过表达患者在辅助化疗时,对烷化剂等化疗药物不敏感,而对蒽环类及紫杉醇敏感;在辅助内分泌治疗时,HER-2过表达通过各种信号转导通路,使乳腺癌细胞对以TAM为代表的内分泌治疗耐药,而对芳香化酶抑制剂敏感。赫赛汀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疗效,可延长生存期,将其应用于辅助治疗中可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在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配合紫杉醇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食管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组(放化疗组)。治疗组33例,采用常规放疗,DT65~70Gy;放化疗组CR、PR分别为18.2%和69.7%,而放疗组分别是6.3%和50.0%。两组CR、RR(CR+P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放化疗组和放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69.7%(23/33)、48.5%(16/33)和65.6%(21/32)、28.1%(9/32),两组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2年生存率差异则有显著性(P〈0.05)。放化疗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较放疗组明显(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患者能耐受,安全可行,可明显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秦少波  韩力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771-4772
目的:观察希罗达治疗转移性或复发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希罗达单药治疗5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每天用药2500mg/m2,早晚两次餐后口服,连用14天,间隔7天,21天为1周期。结果:52例均治疗1周期以上,总有效率(CR+PR)为23.1%(12/52),临床获益率(CR+PR+SD>6个月)为26.9%(14/52),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9.2%(36/5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手足综合征(HFS),发生率为38.5%(20/52),程度均为Ⅰ~Ⅱ度,无Ⅲ度HFS发生。结论:希罗达对经含蒽环类和(或)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患者仍有较好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口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年余,活动后气短1个月,于2008年4月20日入院。既往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0年。门诊行X线胸片检查:右中肺炎(阻塞性),建议行CT检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表情淡漠,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右上肺可闻及部位固定的哮鸣音。行胸部CT检查:右肺上叶前段中央型肺癌,伴阻塞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肿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右上肺癌”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小细胞癌”,肝功能、血生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的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6月开始选择97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III、IV期肺癌或肺转移癌进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手术途径为CT引导经皮穿刺定位。结果:所有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血胸等,经对症处理,均完全恢复,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术后CT扫描CT值明显降低,部分病人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氩氦刀治疗肺部肿瘤疗效确切,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微,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中药治疗癫痫病历史悠久,方法诸多,且疗效好,药效持久,副作用小,近几年备受人们瞩目.大多数科研工作者将科研重点放在中药治疗痫证机制研究上,笔者现就治疗痫证的最新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ER、PR、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共14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均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复治患者参与研究。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吉西他滨8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d8、d15;卡培他滨2500mg/m2口服,d1~14。28d重复。结果全组14例共完成58个周期的治疗,中位数4个周期,范围2~6个周期,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4例(28.6%),病情稳定6例(42.9%),病情进展4例(28.6%),客观有效率为28.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个月(95%CI:2~10个月),中位生存期(OS)16个月(95%CI:6~32个月),1年生存率为64.4%,3年生存率为14.3%。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末梢神经毒性、流感样症状、轻度肝功能损伤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初步观察有一定的疗效,其毒副作用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抗肿瘤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肿瘤治疗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治疗肿瘤新药层出不穷。肿瘤患者的预后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同时化疗药物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也是影响化疗进行的主要因素,化疗药物心脏毒性首推蒽环类抗癌抗生素类药物。近些年来对化疗药物的不断认识的更新,人们发现更多的化疗药物具有不同强度的心脏毒性。以下对引起心脏毒性的化疗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