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患者男,52岁,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4h,经门诊诊断为脑梗死,收住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2.
对临床上留置尿管的病人,我们要经常观察不可连续放尿,而且一次放尿量不得超过1 000 ml,以免损伤膀胱,造成应激性出血,出现血尿,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需要准备一把止血钳夹闭尿管,以便定时放尿.由于我科重病人多,留置尿管的病人多,每个病人准备一把止血钳会经常发生丢失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在使用一次性尿袋中发现,尿袋上端的护帽可以代替止血钳起到同样的作用,只要把引流管对折,并将对折部分套上护帽即可,既简单又实用,在临床上我们反复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秦学英 《中国医药》2009,4(12):1023-1023
头孢类抗生素作为围手术期的一线用药在临床广泛应用,为避免发生意外,临床用药前做皮试已成为常规,但仍可能造成结果不准确。现就影响皮试的人为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对NICU患者亲属陪护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内科监护(NICU)病房是我科特设的监护病房。入院患者多为急性脑干梗塞昏迷期及脑出血的患者,为了保证NICU各项治疗,护理的正常实施,减少交叉感染,从而必须限制患者的陪床和探视,但家属们的陪护要求较为强烈,经常滞留于监护室的走廊和阳台上,给我们的陪护管理,病区环境及秩序等带来了影响。为此我们对于2002年7月-12月的80例NICU患者的188名亲属进行了陪护需求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制订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密切观察并掌握病情是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生命体征的监测直接反映着病情变化,所以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病情的转归与治疗,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总结如下几点因护理人员的主观原因导致其测量不准确的因素。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现将我科经治的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完善的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而且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我科从2006年11月开始开设无陪护重症监护室,如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低且常并发肺部感染等多脏器损伤,且病死率高,我们一直对其采取无家属陪护的方式,患者家属对此常不理解,显得极为紧张、焦虑、担忧等,针对此现象我们对患者家属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之能较积极地理解与配合我们的工作。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秦学英 《当代医学》2010,16(1):153-153
目的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过程的不良反应。我们采用一种称为"垂直留置胃管法"的方法来有效地提高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局麻下行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是目前治疗部分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现就该科曾首次开展此术的1例病例,仅就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做一详细探讨。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已婚,汉族,2006年2月14日10:00入院,患者缘于2006年2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障碍,右侧上肢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计算力、记忆力下降,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尿便障碍,来我院门诊,查头颅CT示:(1)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区腔梗,(2)左侧顶叶脑梗死不除外。  相似文献   
10.
对临床上留置尿管的病人,我们要经常观察不可连续放尿,而且一次放尿量不得超过 1000 ml,以免损伤膀胱,造成应激性出血,出现血尿,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需要准备一把止血钳夹闭尿管,以便定时放尿。由于我科重病人多,留置尿管的病人多,每个病人准备一把止血钳会经常发生丢失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在使用一次性尿袋中发现,尿袋上端的护帽可以代替止血钳起到同样的作用,只要把引流管对折,并将对折部分套上护帽即可、既简单又实用,在临床上我们反复应用效果很好。一次性尿袋护帽的巧用@秦学英$中国人民解放军二五二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