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是在"肛垫学说"的理论基础上设计的一个新的术式,意大利的Longo于1998年首先将此技术痣的脱垂,认为直肠黏膜环切吻合术(PPH)环形切除直肠下端2~3cm黏膜和黏膜下组织,恢复直肠下端正常组织解剖结构,即肛垫回位,同时黏膜下组织的切除,阻断痔上动脉对痣的血液供应,术后痣体萎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乳腺外科就诊的95例患者的128个病灶,行常规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BI-RADS诊断标准进行分级,分别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分析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评价诊断效果。结果:在乳腺病变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为91.89%,特异性为85.71%,准确性87.5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34%和96.30%;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敏感性为62.16%、特异性为82.42%、准确性为76.5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97%和84.27%。弹性成像检查的准确率高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病变时较钼靶X线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128例小儿重症肺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病原学构成,为小儿重症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近5年来重症肺炎患儿12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病原检出率为67.2%(86/128),细菌培养阳性率40.7%(52/128),病原菌8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2株(63.4%),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30株(36.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茵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各种病原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有较高的敏感率,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达90%以上。病毒检测阳性24例(18.7%),其中腺病毒1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6例,流感病毒4例。另肺炎支原体阳性10例(7.8%)。结论小儿重症肺炎的病原体种类繁多,涉及细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掌握重症肺炎患儿病原体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导致肿瘤发生率提高,肝癌发生率亦然[1].有研究表明[2],原发性肝癌主要有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和肝细胞性肝癌两种病理类型.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秦世文 《吉林医学》2010,31(29):5117-5117
<正>自从1980年Knight和Griffen首次报道了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以后,这一方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老年人对保肛手术的迫切要求,我们采用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