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不仅是威胁发达国家人民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43例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严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 Swan—Ganz导管检查分析,提出右颈内静脉中间途径是最佳穿刺位置,并介绍其优点及检查成功的关键。Swan—Ganz 导管检查可协助心衰病因的诊断,确定左、右心衰的存在及程度,帮助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心肌梗塞发生与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rotein,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检测 12 7例心肌梗塞患者 (急性或陈旧性 )和 175名正常对照血小板 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结果 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 T和 C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42 .70 %比 3 2 .0 0 % ,C:57.3 0 %比 68.0 0 % ,P<0 .0 1) ;无论在所有受试者还是在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心肌梗塞组 (TT+ TC)基因型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所有年龄受试者中 ,69.3 4 %比 51.43 % ,P<0 .0 0 5,比数比 =2 .14 ,95%可信区间为 1.3 4~ 3 .41;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75.90 %比 51.52 % ,P<0 .0 0 5,比数比 =2 .96,95%可信区间为 1.58~ 5.55;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比数比 =4.96,95%可信区间为 2 .55~ 10 .90 )。结论 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与心肌梗塞的发生相关联 ,可能为心肌梗塞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是“诊断学”及“内科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检查手段。作为实习医生应该掌握这种方法。本文对实习医生(五年制临床医学系)的内科出科考试中心电图部分的诊断错误、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袁祖贻 《医药与保健》2005,13(10):19-19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逐渐发生老化,心脏功能亦随之降低.临床上,相当一部分老年心脏病人,由于缺少典型心衰表现,常容易被误诊,如老年慢性心衰主要症状可为咳嗽或伴气短,易误认为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脑供血减少,心衰发作时,脑血流进一步减少,患者可主要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临床上有时将心衰误为脑血管病等,以致延误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了解老年人心衰的特点,特别是早期不典型心衰的征象,对控制症状、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活检心肌组织线粒体DNA(mtDNA)缺失突变情况及其与外周淋巴细胞mtDNA缺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定量PCR法检测20例VMC患者、12例DCM患者心肌细胞及其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4977碱基对(mtDNA4977)和mtDNA7436碱基对(mtDNA)缺失率.取12例健康意外死亡者心肌和23例献血员外周血淋巴细胞作正常对照.结果正常对照者、VMC和DCM患者心肌细胞均存在mtDNA4977及mtDNA7436缺失,合计缺失率分别为0.175%、0.385%和3.004%;外周淋巴细胞mtDNA缺失程度与心肌细胞呈一致性改变,且有良好的相关性(r=0.960,P<0.001).结论mtDNA缺失可能是VMC发病及其向DCM演变的一个重要心肌损伤机制;外周淋巴细胞在研究心肌细胞mtDNA缺失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517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LR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MLR组(MLR为0~<0.2460,172例)、中MLR组(MLR为0.2460~<0.3825,173例)、高MLR组(MLR为0.3825~1.595,172例)。采用简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LR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效能。结果 低MLR组、中MLR组、高MLR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心率(HR)、Killip心功能分级、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TEMI占比、他汀类药物服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讨心肌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 (mt DNA)获得性损伤对衰竭心肌线粒体酶活性改变的影响 ,确立 mt DNA损伤在衰竭心肌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对 2 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活检心肌 ,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及生化方法 ,观察衰竭心肌中常发缺失型突变 mt DNA4977和 mt DNA7436 缺失率与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和心脏功能受损之间的关系。  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活检心肌中的 mt DNA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突变损伤 ,两种缺失类型合计的缺失率在0 .10 2 %~ 1.745 %之间 ;mt DNA缺失率与心肌生化水平上的线粒体呼吸酶活性改变相关性良好 ;同时与整体水平上的心脏泵功能受损呈一致性关系。  结论 :心肌 mt DNA损伤与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下降和心脏功能受损程度密切相关 ,提示 mt DNA损伤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CD36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肌源性泡沫化细胞产生的作用。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SMCs;免疫荧光染色观察VSMCs上CD36的表达;17β-雌二醇(1nM~1μM)干预细胞6h~36h,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酶荧光化学法定量检测17β-雌二醇对ox-LDL诱导的VSMCs内胆固醇蓄积的含量改变。结果 CD36存在于小鼠VSMCs上。17β-雌二醇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VSMCs上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减少ox-LDL诱导的VSMC来源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蓄积(P<0.05)。非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阻断17β-雌二醇对CD36的下调作用及其对胆固醇酯蓄积的影响。结论 17β-雌二醇以雌激素受体依赖的方式,抑制VSMCs上CD36的表达,减轻VSMCs内胆固醇酯蓄积,抑制VSMCs源性的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位点C〉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通过PubMed,Elsevier,EMbase,CNKI等数据库搜索2012年11月30日以前发表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一1562位点C〉T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章,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根据各入选文献结果的同质性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合并,计算总OR值,Meta分析采用Revman5.0及Stata11.0统计软件。结果:共有13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Meta分析1Tr+CT基因型比CC基因型OR=1.29(95%CI为1.13~1.47,P〈0.01);T等位基因比c等位基因OR=1.27(95%CI为1.13-1.42,P〈0.01);CT基因型比CC+TT基因型OR=1.29(95%CI:1.13~1.48),P〈0.01)。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位点C〉T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1562位点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易感性的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