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PPNA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总结4例PPNAD的临床资料,4例均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结果提示为功能自主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但影像学检查并未发现肾上腺肿瘤。结果:4例患者均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术,手术标本均表现为肾上腺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外表和切面上见黑色或深褐色小结节,结节间皮质萎缩,光镜下见组成结节的细胞体积大,脑质嗜伊红染色、颗粒状,部分细胞脑质中的颗粒状色素颗粒具脂褐质染色特征。结论:PPNAD在青少年中是一种引起库欣综合征的罕见病因,双侧肾上腺切除术是治愈本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在诊断上尿中梗阻性疾患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GE Signa Contoyur0.5T超导扫描机,采用SSFSE序列,二维多平面成像技术,诊断31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结果 所有病例均清晰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及尿路积水情况。结论 MRU是一种无创性,无需造影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诊断上尿路梗阻性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控释片在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25例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结论多沙唑嗪控制片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患者间羟去甲肾上腺素(NMN)和间羟肾上腺素(MN)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2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4例和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开始切皮时、探查肿瘤时、切除肿瘤时、麻醉结束时的5个时间点进行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样本中NMN和MN的水平.结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水平,在手术中各时间点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MN无明显差异(P>0.05);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和MN水平,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手术中,患者血NMN在不同时间点有明显变化,而MN相对稳定.提示术中麻醉诱导和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MN是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为稳定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开放手术和内窥镜手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8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83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54例≤1.5 cm尿道狭窄者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对29例>1.5 cm尿道狭窄中的21例行开放手术治疗,其中4例长段尿道狭窄者利用包皮瓣或阴茎皮瓣做尿道成形术,另8例行内窥镜手术治疗,其中5例采用自体包皮片移植术.结果:经6~36个月随访,开放手术排尿通畅者占85.7%,内窥镜手术排尿通畅者为88.7%.结论:临床上应根据尿道狭窄范围及长短选择手术方式,尿道狭窄段≤1.5 cm者适合内窥镜手术,而>1.5 cm者适合开放手术.而包皮皮片、包皮、阴茎皮瓣是非常好的长段尿道狭窄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VEGFR-2、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R-2和VEGF以及MVD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效果。方法 312例BPH患者进行TUVP手术。术前以及术后3﹑6﹑12﹑24 m分别进行IPSS﹑QOL评分﹑尿流动力学﹑剩余尿量测定。301例(96 .47%)随访资料完整。结果 术后24月IPSS评分从26.52减少至6.1 (P<0.05);QOL评分也从5.32下降至1 .47 (P<0.05);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明显,从7.6ml/s增至18.3ml/s(P<0.05);平均尿流率(AFR)从3 .4ml/s增至9.89ml/s;排尿量(VV)较前亦有所增加(P>0.05),尤以排尿等待时间(DT) 缩短,从61s减少至5.2s,剩余尿量(RU)从98.3ml减少至13.4ml(P<0.01)。结论 TUVP是一种易于掌握、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治疗BPH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等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经过手术切除的肾上腺肿块标本共1 250例,收集其中46例(3.68%)经过病理检查证实的单纯性肾上腺囊肿和血肿的病例进行重点分析。术前患者均进行了内分泌功能检查和影像学(B超、CT、MRI和腹部平片加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46例患者术前内分泌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影像学诊断30例(65.2%)为肾上腺囊肿,16例(34.7%)肿块性质不能确定。术中显示,肿块大小3.0 cm×2.5 cm~7.6 cm×8.7 cm;其中单纯肿块切除41例,肿块加肾上腺部分切除5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个月~9.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单纯性肾上腺囊肿经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后大多可明确诊断,但部分肾上腺囊肿和肾上腺血肿易误诊为肾上腺实性肿瘤。具有症状的肾上腺囊肿或者性质不明的囊性肿块应行探查;无法明确病变性质的囊性肿块,需按静止性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患者间羟去甲肾上腺素(NMN)和间羟肾上腺素(MN)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2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4例和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开始切皮时、探查肿瘤时、切除肿瘤时、麻醉结束时的5个时间点进行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样本中NMN和MN的水平。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水平,在手术中各时间点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MN无明显差异(P>0.05);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和MN水平,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上腺嗜铬细胞手术中,患者血NMN在不同时间点有明显变化,而MN相对稳定。提示术中麻醉诱导和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MN是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为稳定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