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高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及病原菌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心脏外科75岁以上高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2005年1月至2012年10月75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开胸心脏手术1 361例,10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7.3%。合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龄心脏手术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龄患者。分离各种病原菌165株,其中呼吸道101株,占61.2%;血液29株,占17.6%;其他各类病原菌35株,占21.2%。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20.6%),革兰氏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7.2%),真菌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22.4%)。鲍曼不动杆菌显示多种药物为100%耐药。溶血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多药耐药。呋喃妥因及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抗菌活性均为100%。结论:高龄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耐药性逐渐增加,围手术期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轻患者负担,降低高龄患者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是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问题之一。与其他焦虑相比,该病的发病年龄较早,3~5岁儿童发生率最高[1]。分离性焦虑是指当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或者离开熟悉的环境时,产生的与其发育水平不相称的压力,表现出不现实的担心和过度的焦虑,这种焦虑在严重程度上超出了正常分离时的情绪反应,明显干扰了儿童的日常功能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发病特点,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和"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对抽取的970例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基本情况、行为问题、近3个月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970例学龄前儿童总焦虑阳性检出率高(15.2%),各焦虑维度的阳性检出率为5.7%~25.6%,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为分离性焦虑(25.6%)、强迫冲动障碍(24.5%、广泛性焦虑(14.4%)、躯体伤害恐惧(6.0%)和社交恐惧(5.7%),躯体伤害恐惧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孩多于男孩(χ2=8.482,P<0.01);其他焦虑阳性检出率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均P>0.05);②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阳性检出率高,其中排在前3位的行为问题分别为咬指甲(17.3%)、多动(16.5%)、遗尿(8.4%);③学前儿童焦虑与口吃(χ2=6.471,P<0.05)、遗尿(χ2=6.251,P<0.05)、尿频(χ2=12.320,P<0.05)、交流差(χ2=22.655,P<0.05)、抽动(χ2=5.845,P<0.05)、多动(χ2=8.040,P<0.05)和咬指甲(χ2=6.220,P<0.05)这些常见行为问题关系密切.结论 学龄前儿童焦虑与行为问题较为普遍,通过对儿童外在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有助于发现儿童内在的焦虑,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抽动障碍(TD)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且常常伴有其他神经或精神障碍。众所周知,TD受内在因素(例如遗传、个性)和外在因素(周围环境)的共同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考虑到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综述收集了近年来关于TD心理治疗的研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以及有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总结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Ross手术)围术期治疗的经验.方法 我院1994年10月-2009年2月共收治了58例中重度主动脉瓣病变行Ross手术者,其中男42例,女16例;平均年龄(28±15)岁.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中重度狭窄和(或)关闭不全54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心内膜炎合并瓣周漏1例;主动脉瓣成形术后主动脉瓣大量反流1例;老年性退行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1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术前准备: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患者术前按心脏手术常规准备,心功能Ⅲ级患者术前给予洋地黄、利尿剂、极化液治疗,待心功能改善后再行手术.手术方式: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Ross手术,手术顺利.围术期监护治疗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预防并有效处理心律失常的发生,维护心功能,加强抗炎治疗.结果 58例患者术后死亡1例(1.7%),自动出院1例;术后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为(6.11±0.12)mm Hg,显著低于术前的(35.56±9.10)mm Hg;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为(56±3)mm,亦显著低于术前的(6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射血分数为(0.49±0.22)%,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 Ross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围术期治疗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学龄前儿童强迫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与家庭养育环境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及早期干预学龄前儿童强迫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城区3所具有代表性的幼儿园共96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焦虑自测量表进行研究。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强迫症状阳性检出60例(6.2%);其中男性32例(6.3%),女性28例(6.0%);小班19例(5.8%),中班29例(7.2%),大班12例(5.0%)。将阳性检出的60例作为强迫症状组,无任何焦虑的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间比较(χ2=0.200,P=0.655)和班级间比较(χ2=2.065,P=0.3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两组在语言/认知、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和环境气氛6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学历(χ2=14.356,P<0.01)和母亲焦虑得分(t=3.426,P<0.01)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忽视/干涉/惩罚(环境中等OR=0.241,95%CI为0.088~0.659)、母亲焦虑得分(OR=1.059,95%CI为1.009~1.111)以及母亲学历(中学OR=3.886,95%CI为1.554~9.716,大专及以上OR=2.695,95%CI为1.301~5.581)3个自变量与强迫症状发生有关。结论 强迫症状在学龄前儿童较常见,强迫症状的发生与家庭养育方式、母亲情绪及母亲文化程度有关。对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早期干预学龄前儿童强迫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行为问题和母亲焦虑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4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幼儿园中96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全部样本中检出广泛性焦虑阳性者124例(12.8%),其中男孩占14.5% (73/504),女孩占11.0% (51/465),性别(x2=2.452,P=0.117)和班级(x2=3.763,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母亲焦虑得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t=5.209,P=0.001);焦虑组口吃、遗尿、尿频、交流差、抽动症状、多动、咬指甲/吸吮手指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焦虑组,且在后五种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32、37.394、14.882、15.116、4.945,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频、交流差以及母亲焦虑得分与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关系最为密切(x2值分别为9.758、21.700、21.555,均P<0.01).结论 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较常见,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母亲焦虑密切有关,患有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常常表现为行为问题,且尿频和交流差在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对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对儿童焦虑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准确诊断和分型有助于临床处理和提高生存率[1].但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并不一定典型,常常只有胸主动脉壁增厚伴或不伴腹主动脉内膜剥离,而不见内膜撕裂破口,致使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和误治.回顾1994~1999年间我院141例主动脉病变病人的MRI及临床资料,针对其中10例不典型表现病例的临床诊治体会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家庭养育环境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关系,为保护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提供建议和措施。方法 以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幼儿园中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出969例样本,运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进行研究。数据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69例样本中检出广泛性焦虑阳性者124例(12.8%),其中男童73例(14.48%),女童51例(10.96%)。性别和班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中,焦虑组与非焦虑组在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这五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95,2.973,4.285,3.433,3.94,P值均<0.05);在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中,两组在语言/ 认知、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六个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4,5.234,5.394,-6.909,4.001,5.935,P值均<0.05)。结论 广泛性焦虑及共患其他焦虑在学龄前儿童很常见,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社会生活能力、家庭养育环境有关。对其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预防和早期干预儿童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