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名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的一个综合征,常伴有小脑梗死.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原因为血管性病变,急性起病,来势凶猛,常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人们发现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所致的出血占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12%~59%。有效的止血措施除降低门脉压外,抑酸剂的应用也至关重要。我们采用善宁联合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结果比单用善宁治疗效果好,并降低了出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8例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每日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52周;对照组用易善力2粒,日三次口服,疗程三个月。定期检测ALT、HBeAg和抗HBe.结果87人完成疗程,治疗组于治疗第4w末,有76.3%的患者HBV-DNA阴转,累计阴转率为86.4%,最终阴转率10.3%,两组疗效比较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HBeAg阴转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其发生与治疗前ALT水平有关。治疗前ALT增高的病人,12w末治疗组的ALT复常率62.5%,对照组为29.4%,p<0.05.两组中无1例HBsAg阴转。两组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到中度,一般不需停药。结论拉米夫定能抑制HBV DNA的复制,可降低ALT,改善临床症状,大多病人能耐受,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长期服用是安全的,部分病人产生耐药,停药可反跳。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女,9岁,住院号156382。主因乏力纳差40天,腹部胀痛1月于91年7月30日入院。入院前40天起感乏力,食欲不振,发热,多汗,10天后自觉热退,但仍感乏力纳差,且出现中上腹部胀痛,并发现腹部有一包块,质硬,触痛,半月后到当地医院诊治不见好转,肿物逐渐长大,遂入我院。查体:体温36.3℃,脉搏9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3/9kpa。一般情况尚好。神清,颜面红润,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颌下及颈部可触及0.5×0.5cm大小之淋巴结数个,无触痛;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腹P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几乎遍及全腹,上界与肋弓相连,右侧下界可达骨盆,左侧下界在左肋缘下5cm处,肿块表面凹凸不平,质硬有压痛,无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Hb115g/L WBC14.3×10~9/L No.80L0.20血小板551×10~9/L。肝功能:TTT10uHBsAg1:32廿,总蛋白10g/L,白与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人们发现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所致的出血占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12%~59%.有效的止血措施除降低门脉压外,抑酸剂的应用也至关重要.我们采用善宁联合应用泮托拉唑治疗,结果比单用善宁治疗效果好,并降低了出血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9岁,主因腹胀食欲减退13个月于1993年3月18日住我科.患者于1992年2月开始出现腹胀、食欲减退、腹部逐渐增大,有时恶心无发热、呕吐、腹痛、腹泻、黄疸等,大便较干燥,既往否认肝炎、结核病史.病后曾在省、地多家医院门诊就诊,B超、CT检查拟诊“肝硬化腹水“给予保肝、利尿药等治疗无效,腹胀逐渐明显,体检:体温36.4℃,脉搏100次/分,血压130/75 mmHg;一般状况尚好,皮肤无黄疽、蜘蛛痣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无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100次/分,律齐;腹部膨隆,腹围95 cm,腹壁静脉无怒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上界在右锁中线第4肋间.……  相似文献   
7.
白起福 《光明中医》2009,24(1):76-7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导致肝硬化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从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我院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乌黄浸液治疗本病22例,并设对照组19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的动态血压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压异常,特别是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中独立的和首要的因素,它与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形成等发病有关,是临床上关注的重点。目前认为,高血压的治疗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发病和减轻发病后的严重程度。因此临床上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视。多年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