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比研究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分别运用单抗(阿司匹林)与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后,对远期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1月至2005年12月,在安贞医院心脏外科固定手术组行OPCABG并顺利出院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随访时间为150个月,随访期内心脏相关死亡54例(16.4%)。两组前降支通畅率分别为65.8%、66.4%(P>0.05)。结论:对于OPCABG的患者,无论给与双抗或单抗,其远期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但短期内前降支通畅率变化趋势,双抗组优于单抗组。  相似文献   
2.
笔者两年来,对前牙拥挤、错位,前牙反(牙合)、前突、牙齿错位,开(牙合)等70例牙颌畸形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0例正畸患者中,男性28人,女性42人年龄15岁—20岁12人,21岁—25岁46人,26岁—30岁8人,31岁—35岁2人,36岁—40岁2人,平均年龄22.9岁。其中形成6个牙骨块2人,5个牙骨块4人,4个牙骨块13人,3个牙骨块8人,2个牙骨块13人,其余为1个牙骨块。术中拔除多生牙13颗,因牙列拥挤及上颌需后退而减数20颗,一般拔除4|4。错位表现以牙列拥挤、散在间隙、前牙反(牙合)、上颌前突开(牙合)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长期临床效果以及影响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单纯行CABG术顺利出院7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所有病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随访结果为生存时间(月)、死亡事件、再次心肌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CABG术)、前降支通畅率,用倾向得分匹配(1∶1)和生存分析的方法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随访时间为150~162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76例(23.4%),其中与心脏相关死亡125例(16.6%)。体外循环(OPCABG)组和非体外循环(ONCABG)组术后10年、1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vs. 78.1%、69.6%vs. 75.0%,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年龄(RR=0.544,P=0.00)、吸烟(RR=6.678,P=0.00)、糖尿病(RR=2.937,P=0.00)、EuroSCORE3(RR=2.245,P=0.035)。OPCABG和ONCABG的前降支通畅率为87.6%和90.4%(P0.05)。结论:OPCABG和ONCABG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高龄(60岁)、吸烟、糖尿病、EuroSCORE评分3分(中高危)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体外循环的运用并不影响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颌骨中心性血管瘤虽属良性并且少见,但却有潜在的危险。常因较小的损伤(如拔牙)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死亡。我科1991年10月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黄某,女,9岁,2年来,左下颌牙龈经常自发性出血,未引起家长重视。1991年10月10日晚睡眠中突然牙龈大量出血,经止血药、棉花压迫而止住,第二天到县医院就诊。经查,V松动,牙龈松软,诊断牙周炎,准备拔除,当消毒触及V时,立即出血,呈喷射状,故中断拔牙,在左上下颌间填塞油纱条咬(牙合)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