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20年1月~2020年3月湖北省洪湖市人民医院75例COVID-19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重型43例,危重型32例,男性41例 (54.67),女性34例(45.33%),年龄58.1±15.9岁,49.3%患者有基础疾病史,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8.67%)和咳嗽(70.67%)等。与重型患者比较,危重型患者在年龄>60岁患者比例、入院时WBC计数、hsCRP、PCT、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ALT、CRE、LDH、cTnI、NT-proBNP等均较重症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WBC计数升高、hs-CRP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二聚体升高、NT-proBNP升高、cTnI升高是 COVID-19 危重型的相关因素 (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8.165,95%CI 1.483,45.576,P=0.017),凝血酶原时间延长(OR=7.516,95%CI 2.568,21.998,P=0.006)和NT-proBNP 升高(OR=6.194,95%CI 1.305,29.404,P=0.022)是 COVID-19 危重型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大于60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和NT-proBNP升高是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重要临床特征,可能为危重症患者的早期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2.
白煜佳  许顶立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1):1270-1274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预后不良,医疗费用高,但由于症状非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基层医疗机构在识别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以个人为中心的全程护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欧洲心血管初级保健学会(EPCCS)对基层医疗有关心力衰竭的诊断策略和管理进行了讨论并更新了实践指南,目的是促进全科医生在管理心力衰竭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缬沙坦结合而成的钠盐复合物。研究证实,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引起咳嗽、高钾血症或肾脏损害少于依那普利,因不良事件而终止研究的人数也较少。虽然在用药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多于依那普利,但未增加因此而终止研究的人数。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会引起明显的认知障碍,也没有增加严重的血管性水肿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分析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差异基因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搜索并下载与高血压合并心衰相关的mRNA芯片数据集GSE2116和GSE19210,使用R语言软件分析差异基因并筛选得到二者芯片共同的差异基因。通过Metascape对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运用STRING工具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使用Cytoscape分析其中的关键基因。最后构建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模型大鼠,并通过qRT-PCR检测关键基因在模型大鼠左心室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芯片中筛选得到50个表达上调和32个表达下调的共同差异基因,功能分析显示其主要富集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PI3K/Akt信号通路和Toll样受体通路。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从中分析筛选得到10个关键的差异基因,qRT-PCR的结果表明除Lbp外其余9个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筛选出高血压合并心衰相关的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功能分析和实验验证,为寻找与高血压合并心衰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靶点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非高血压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 选择参加年度体检并完成至少2次的体检者,根据基线BMI分为低体质量组(BMI<18.5)、正常体质量组(18.5≤BMI<24)、超重组(24≤BMI<28)和肥胖组(BMI≥28),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差异。进一步根据基线不同血压水平将体检者分为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组两个亚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不同血压下BMI对高血压进展的影响。结果 基线入选非高血压者23 665人,平均随访3.6年后,共有2 502人进展为高血压病。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病发病率分别为2.80%、6.41%、17.88%和27.84%,从低体质量组到肥胖组呈递增趋势(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发病风险从正常体质量组到肥胖组依次升高。其中超重组、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体质量组的1.22倍(95%CI 1.12~1.34,P<0.01)、1.35倍(95%CI 1.19~1.53,P<0.01)。无论在正常血压组还是正常高值组,这种高血压发病风险从正常体质量组到肥胖组依次升高的趋势均存在。结论 随基线BMI的增加,高血压病发病率和发病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