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给予纳布啡对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9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神经内镜下垂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在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 iv,B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纳布啡0.1 mg/kg iv,C组给予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2 mg/kg、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TCI) 2.0~3.0 μg/mL、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记录苏醒期咳嗽的发生率;记录停药时、呼之睁眼、拔管时和拔管后2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停药至拔管时间;记录苏醒期有无缺氧(SpO2<90%)、呼吸抑制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中重度呛咳的发生率:A组为60%,B组为13.3%,C组为76.6%。与A组和C组相比,B组呛咳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和 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组内比较:与T0比较,A组T1、T2时的MAP和T3、T4时的HR有所升高(P<0.05),B组T2、T3时的HR有所升高(P<0.05),但苏醒期各时间点的MAP未见明显差异(P>0.05),C组T1、T2、T3时的MAP和HR有所升高(P<0.05)。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与A组和C组比较,B组T2、T3时的MAP和HR指标更趋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结束前30 min 静脉给予纳布啡 0.1 mg /kg 更利于减轻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苏醒期呛咳,且不会引起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麻醉诱导前滴鼻、麻醉诱导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持续静脉泵注对开颅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开颅手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右美托咪定滴鼻组(A组)、右美托咪定静脉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5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麻联合头皮神经阻滞在开颅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择期行幕上占位切除术的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头皮神经阻滞组(R组)和切口浸润麻醉组(C组)。两组全麻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R组于全麻诱导后行头皮神经阻滞,C组于切皮前行切口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失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全麻药物用量、苏醒时间、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手术失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T4时,R组MAP低于C组(P<0.05);两组T0、T1、T2、T3、T5时MAP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R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1、T2、T3、T4、T5时MAP、HR分别与T0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R组术后2、4、6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神经麻痹、恶心呕吐、谵妄、躁动、呼吸抑制、术中知晓等并发症。结论头皮神经阻滞和切口浸润麻醉均能在术中提供良好的镇痛作用,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控制术中应激反应。但头皮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更长,阿片类药物应用更少。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