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3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地方氟中毒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2001年陕西省饮水型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陕西省政府提供制定地氟病防制规划的依据,对位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定边、蒲城和泾阳3县饮水型地氟病区的环境氟含量、病情和改水进展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3县已有50.17%的病区人口进行了改水。改水后环境氟含量和病情均有明显降低,与1980年相比,水氟含量下降了50.60%;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下降了38.12%;3d度氟骨症患病率下降了78.64%,再次证明改水预防饮水型氟中毒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同时调查结果也提示,改水后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样仅占31.12%。本次以水氟含量划定的病区与1980年划定的病区相比,符合率为65.38%。因此认为要制定全省改水防制规划,为防止陈旧的资料造成误导,应重新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保证资料的科学性。调查结果还提示水氟含量受件型和井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陕西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防氟炉灶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行为形成情况,评价防治效果,为上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0年,选择陕西省安康、汉中市的3个县9个自然村作为监测村.在3个监测县实施改炉改灶的病区村中各抽取5个病区村,在抽中的每个病区村和9个监测点各抽取10户家庭,调查炉灶使用及相关行为转变情况.调查监测村所有8 ~ 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同时对8~ 12岁学生每年龄段采集10份尿样,检测尿氟,尿氟测定采用氟的离子选择电极法(WS/T 30-1996),依据《人群尿氟正常值》(WS/T 256-2005)进行评价.对监测村25周岁以上人群,按每个年龄段抽取20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 (WS 192-2007).结果 铁炉、改良炉的合格户数和正确使用率、玉米辣椒的正确干燥率和保管率均较低,玉米、辣椒食用前的淘洗率均在95%以上;9个监测村检查儿童350人,氟斑牙检出率为59.71%(209/350);Ⅹ线共拍片871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7.22%(150/871);共采集儿童尿样350份,尿氟在0.07~ 2.02 mg/L,几何均数为0.66 mg/L.结论 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呈流行态势,防氟炉具灶炉损坏现象较多,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加强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和防氟炉具的后期管理工作是今后防治燃煤型氟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及改炉灶进展调查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 了解陕西省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的分布,掌握改炉灶降氟进度,为氟中毒病区制定改炉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陕西省燃用石煤区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按氟斑牙患病率进行病区划分,同时登记病区改炉灶进展情况。结果 在2市9个县(区)124个乡镇1666个村,划分出病区村1309个,受危害25.06万户、97.79万人。目前已经改炉灶3.48万户,受益13.75万人,尚有21.58万户、84.04万人急需改炉灶。燃用石煤的病区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改炉灶率仅为13.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中、高山区居民逐渐下迁,病区范围继续扩大,仍要维持一定时间。居民燃料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清洁燃料和低氟煤炭的输入,将会为综合治理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销售服务、技术指导网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改灶预防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了解实施改灶措施后的病情变化,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选定的观察点,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和成人症状、体征,采样分析食品、室内空气和8~12岁儿童尿氟含量。结果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氟斑牙指数呈下降趋势,成人病情稳定。室内空气氟浓度一次最大允许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超标率均有降低,地炉造成的氟污染重于灶炉,地炉在旺火期释放的氟比焖火期和封火期多,燃用地炉是造成室内空气氟污染的主要原因。玉米氟含量上下波动,辣椒氟含量逐年降低,但2000年出现回升。儿童尿氟升降交替,未见明显下降。结论 改良炉灶是燃煤污染型氟中毒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应加强对病区居民正确使用炉灶的技术指导,并注意及时维修受损炉灶,以巩固其除氟效果。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7日,陕西省卫生厅、盐务管理局联合发文通知,从2012年7月1日起,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县全面停止食盐加硒,恢复供应只加碘的食盐.停供硒盐后,居民可根据个人需求,在市场自主购买符合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的硒强化营养盐.此重大举措的出台,意味着陕西省在大骨节病病区由政府部门主导推广且应用多年的硒防措施已告结束,同时也标志着陕西省大骨节病病情达到稳定控制态势,病区的综合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陕南安康地区大竹园镇高砷高氟高硒地区的砷皮肤损伤患者体内Ⅰ型胶原代谢状况.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安康大竹园镇燃高砷高氟高硒石煤区29例砷皮肤损伤患者为病例组,西安市非砷中毒区30例为对照组.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和硒含量.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氟含量,ELISA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羧基前肽(PICP)和Ⅰ型前胶原氨基前肽(PINP)的含量,高保真PCR扩增-美国ABI3100测序仪作正反向直接测序检测Ⅰ型胶原α1多肽链(COL1α1)碱基突变.结果 在偏相关分析中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PICP与血清氟呈弱负相关r=-0.4,P≤0.05),PINP与发氟呈中度负相关(r=-0.5,P<0.05),与发硒呈中度正相关(r=0.5,P<0.05).但血清PICP、PINP与COL1α1序列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发氟和发硒是影响PINP代谢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发氟升高可使PINP降低而发硒升高町使PINP增高.但在陕南安康地区大竹园镇砷、氟和硒三元素联合性增高地区的砷皮肤损伤患者体内的PICP、PINP含量和Ⅰ型胶原α1基因序列却无显著性改变.提示在该地区,发硒增高引起PINP的升高可能抑制了由发氟升高引起PINP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尿三氟醋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是:西安市健康人对照组57人检出率为1.75%,大荔县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组(饮水含氟6.01ppm)31例为35.48%,定边县病区组(饮水含氟12.0ppm)37例为40.45%,四氟乙烯车间工人组30人为56.67%。四个组的数理学统计,X~2=33.56,p<0.01,表示各组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为地方性氟中毒的诊断方法,提供了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9.
调查比较了中国西南地区2个乡村在没有排烟设施的室内燃烧富氟煤炭,导致室内空气中氟化物增加而对居民骨骼和牙齿的影响。在高污染村,51例中有43例(84%)患Ⅲ度氟骨症;在中度污染村,49例中有25例(51%)患Ⅲ度氟骨症;非污染对照村,47例无一表现出氟骨症的特点。研究显示,中度污染村患Ⅲ度氟骨症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高度污染村无此种现象。与高度污染村相比,中度污染村的受试者骨骼受到严重的影响,但牙齿正常或有轻度氟斑牙。高度污染村受试者远端横向骨生长线出出的机会高,但在中度污染村未见到。这些结果提示,高度污染村居民在幼年和童年期接触到的氟化物多于中度污染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低块状高氟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方法将钙基固氟剂包裹于块状石煤的表面,干燥后供实验组燃用,对照组燃用原煤。连续3年(2002-2004年)采样分析两组的煤和煤渣含氟量及室内空气氟和SO2水平。结果使用石煤包裹固氟技术后,3年中室内空气氟下降率分别达到79.00%、83.83%、74.81%。两组连续3年室内空气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2、2004年实验组氟释放率降至15.19%和26.10%.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71.38%和51.16%;固氟率达到84.81%和73.90%,固氟效果显著(P〈0.05或〈0.01):室内空气SO2下降率达到74.93%和87.43%(P〈0.01),与室内空气氟的下降幅度大致相当。结论石煤包裹固氟技术能有效降低块状石煤燃烧时对室内空气造成的氟、硫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