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目的 探讨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EVL) 后早期出血的发病特点。方法 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 收治的206例行EVL治疗的晚血患者, 统计出现术后早期出血的例次数、 好发时间、 原因或诱因、 基础疾病、 预后等。结 结 果 果 共有17例行EVL患者发生早期出血, 其中1例死亡, 早期出血率为8.25%, 死亡率为0.5%。出血均发生于术后第4 ~ 12 天, 其中发生于术后第7 ~ 9 天的有13例 (76%)。导致出血的直接原因为套扎环脱落后创面出血; 诱因是饮食不当 (10例, 58.8%) 和腹压增加 (6例, 35%), 不明原因1例。出血均发生于首次EVL术后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结论 结论 EVL术后早期出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 好发时间为术后第7 ~ 9 天, 应注意饮食因素和护理, 肝功能Child?Pugh C级 患者是早期出血的重点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布洛芬对油酸型急性肺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布洛芬预防给药防治急性肺损伤 (ALI)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油酸复制ALI大鼠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布洛芬治疗组 ,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浓度、肺湿干比重、肺系数 ,并对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布洛芬治疗组在 1.5h时间点血浆TNF α浓度 ( 3 71.0 0± 41.60 pg/ml)较之模型组 ( 73 3 .2 0± 2 48.5 0pg/ml)有显著性降低 (P <0 .0 5 ) ,肺湿干重比、肺系数分别减至 5 .80± 1.0 0和 5 .40± 0 .70 ,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布洛芬能减少TNF α的产生 ;布洛芬预处理可能是减轻ALI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西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的效果。方法:将68例晚期血吸虫性腹水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休息、限钠、限水、护肝、利尿、输注白蛋白及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桃红四物汤治疗,中药治疗持续36个月。两组均治疗15 d和30 d后进行疗效对比,并观察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能及电介质、腹水复发情况(每3个月随访1次)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15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0 d后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3年,治疗组腹水复发率68.2%,对照组76.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腹水复发时间平均23.2个月,对照组平均16.3个月,治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晚期血吸虫性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术预防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食管静脉曲张再发和破裂出血的作用。方法 方法 治疗组为42 例套扎术后晚血患者, 对照组为同期住院不愿接受套扎治疗的30例晚血患者, 治疗期间3~6个月复查胃镜1次, 了解食管 静脉曲张情况, 并记录有关医疗事件。 结果 结果 套扎治疗后随访2~3年, 平均29个月。治疗组静脉曲张复发8例, 复发率 19.0%, 平均复发时间30个月; 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 发生率11.9%, 平均发生时间25个月, 死亡2例。对照组静 脉曲张复发13例, 复发率43.3%, 平均复发时间18个月, 发生出血11例, 发生率36.7%, 平均发生时间18个月, 死亡7例。 治疗组在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降低病死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论 套扎术可作为预防晚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探讨利尿剂不同时间调整剂量对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 (晚血)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法 将80例腹水型晚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螺内酯和呋塞米, 首剂分别为100 mg/d和40 mg/d, 若疗效不佳, 按首剂量标准每4 d增量1次, 逐渐增量至最大剂量螺内酯400 mg/d和呋塞米160 mg/d; 对照组患者同样接受螺内酯和呋塞米, 首剂与观察组相同, 若疗效不佳时, 则按首剂量标准每7 d增量1次, 逐渐增量至与观察组相同的最大剂量。其他常规治疗2组相同。结果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减轻量为 (5.62±1.28)kg和 (5.42±1.37)kg, 平均起效时间为(3.84±2.36)d和 (4.65±2.86)d, 平均每日体重减轻量为 (0.41±0.16)kg和 (0.35±0.11)kg, 有效率为95.0%和92.5%, 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腹水从中度减至轻度所需时间观察组为 (10.70±3.01)d, 对照组为 (14.75±5.62)d (u= 3.876, P<0.01)。结论 结论 采用利尿剂治疗晚血腹水, 以4 d为1个周期调整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