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肝脾同治是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特点,以调肝理脾为法的痛泻要方是治疗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其类方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文章综合近5年来痛泻药方及其类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从调节脑肠轴、改善内脏感觉高敏感、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肠易激综合征起效的药理学机制。研究表明,与IBS 复杂的发病机制相对应,痛泻要方的起效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且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归纳总结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常用方剂及高频使用药对。方法:检索1995—2015年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文献共4 055篇,经总结文献中涉及辨证分型的共593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的8种证候类型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气滞证、寒热错杂证、饮食积滞证及脾胃虚寒证,并提取其辨证使用的方剂及常用药对等信息,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3数据库,录入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采用Crosstabs方法进行频数分析,对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胃虚弱证中香砂六君子汤居多;肝郁脾虚证常见逍遥散;肝郁气滞证治疗以柴胡疏肝散为主;脾虚气滞证以香砂六君子汤见长;寒热错杂证中半夏泻心汤居多;饮食积滞证中保和丸为主;脾胃虚寒证附子理中汤多见。文献中高频使用的药对组合是茯苓-白术,柴胡-白芍,党参-茯苓,茯苓-枳壳等17对。结论: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时有其独特的优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其基本特点,故多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证型基础上选择主方主药并进行配伍,从而扩大治疗范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还可防止主药太过,佐治其潜在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异质性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胃肠道平滑肌舒缩障碍与之关系密切.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机制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信号转导通路、环核苷酸信号转导通路、小G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平滑肌舒缩.本文就G蛋白偶联的信号转导系统不同的组成、信号通路及其与FD胃肠动力紊乱平滑肌舒缩障碍的相关性作一综述,以期从微观角度调整胃肠动力异常为治疗FD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被称为胃癌前疾病。中医药在改善CAG临床症状,抑制甚至逆转其萎缩的腺体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对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中医界对CAG的病因病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且证型复杂,临床辨证分型不统一,不利于临床诊治。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从“浊毒”论治CAG,认为浊毒蕴胃是CAG的主要病机,浊毒蕴胃证是主要证候。根据李佃贵教授对CAG浊毒蕴胃证相关症状的指导意见,并运用德尔菲(Delphi)法开展CAG浊毒蕴胃证相关症状专家调查,研究CAG浊毒蕴胃证有诊断价值的症状,对CAG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平衡与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炎症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1年6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6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组,另于同期选择63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依据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19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23例、重度急性胰腺炎(SAP)11例。检测两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和血清IL-23、IL-17水平,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的Th17、Treg、IL-23、IL-17水平,以Person系数检验急性胰腺炎患者Th17/Treg细胞平衡与IL-23/IL-17炎症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h17水平、Th17/Treg值较低,Treg、IL-23、IL-17水平较高(P<0.05);Th17、IL-23、IL-17水平及Th17/Treg值比较,MAPMSAP>SAP (P<0.0...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类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异质性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疼痛不适等,并缺少可以解释此类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代谢性疾病,中医认为,脾失健运是F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就脾失健运与FD内在机制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FD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针灸疗法以其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等特点在防治肠易激综合征方面有明确疗效,作者通过检索和分析近年来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作以下综述,以了解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