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 ,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 (PostStrokeDepressionPSD)最为常见。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近年来对PSD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于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诊断治疗均有文献报道。本文就中风后抑郁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发病机制1.1 概述PSD的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很多。美国每年患中风的 6 0 0万人中抑郁症的发生率为 2 2 %~6 0 % ,且在中风后 6个…  相似文献   
2.
奇经八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琴  周德安  王麟鹏 《中国针灸》2003,23(6):344-346
目的:探讨奇经八脉在人体经络系统中尚未引起重视的诸多特点和作用。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奇经八脉系统和十二正经系统在人体的经络系统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详细说明奇经八脉如何发挥其联络、蓄溢、统领的作用。结论:阴维脉、阳维脉可能循行于上肢,起联络蓄溢手三阴三阳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针刺组(24只)、药物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3 h、6 h、48 h(每时段8只)予"贺氏三通法"针刺,药物组于5 h、48 h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模型制备成功后72 h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USA法检测血清IL-18,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含量.结果 模型对照组IL-18和IL-1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8 h针刺组IL-18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48 h针刺组IL-1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组与相应时间介入的药物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贺氏三通法"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8和IL-1水平.提示"贺氏三通法"可能通过调节IL-1、IL-18的紊乱,参与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5.
针刺预防性治疗对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研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空白胶囊治疗,穴取百会、神庭、本神为主;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合针刺安慰穴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及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在3个时间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生理职能维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7个维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68.0%、68.0%,均优于对照组的24.0 9/6、32.0%(均P<0.05).结论:针刺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偏头痛患者生存质量并减少头痛发作.针刺与盐酸氟桂利嗪在改善偏头痛患者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方面无明显差异,在减少偏头痛发作天数上针刺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对照组(8只)、针刺组(24只)、药物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分别于3h、6h、48h(每时段8只)予“贺氏三通法”针刺,药物组于5h、48h予香丹注射液腹腔内注射。模型制备成功后72h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1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IL-18和IL-1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8h针刺组IL-18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48h针刺组IL-1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组与相应时间介入的药物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贺氏三通法”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8和IL-1水平,提示“贺氏三通法”可能通过调节IL-1、IL-18的紊乱,参与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日间觉醒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静  王麟鹏  吴希 《北京中医药》2008,27(7):497-499
目的 观察针刺对原发性失眠患者日间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三阴交等穴.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疗程均为30天.对所有病例进行爱泼沃斯(Epworth)思睡量表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测评.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失眠患者日间的觉醒程度.并且可以更快地改善睡眠质量.结论 针刺相对于艾司唑仑在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回顾2005年至今国内外针灸治疗腰痛的研究,发现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国内研究侧重于某个穴位或某种针刺方法治疗腰痛效果,而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是针刺是否有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分析,提出增加样本量、明确纳入标准、采用适当和充足的针刺治疗方法、延长随访时间等建议,希望对今后的针灸治疗腰痛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方案在不同介入时点对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中医综合方案与卒中单元模式下的西医方案作对照,研究共纳入缺血性中风患者共260例,2组在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观测时点对NIHSS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疗效评价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0、7、14、21和90天5个时间点NIHSS量表评分的变化。中医组患者NIHSS评分在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观测时点与西医组比较略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05)。结论中医综合方案不同介入时间干预脑梗死患者,在改善脑功能缺损程度方面较西医常规方案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寻找脑卒中后改善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将117例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以"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对照组以手足十二针逆针灸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5次.分别于治疗2周和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Ashworth评分、国内简化的Fugl-Meyer(FMA)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预防肌张力增高的总有效率为91.52%,对照组为75.8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2周后和4周后FMA运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王氏夹脊穴"逆针灸治疗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取穴(手足十二针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