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聚集性发病是SARS流行的一个重要特征.聚集性发病主要发生在医院、患者家庭内和与患者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内的密切接触者.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还可通过手经口、鼻、眼等传播.  相似文献   
3.
凝血弹性描记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弹性描记仪(TEG)能对一全血标本的凝血功能进行全面的监测,在血液的凝固过程中,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细丝牵动垂悬于血液中的探针,产生切应力和弹力,切应力和弹力的变化经计算机软件分析产生相应的图形,经过对图像的分析可判断凝血状态的信息,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终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纤溶指数等.TEG监测凝血功能的范围包括血小板功能;快速而准确测定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监测凝血因子不足;监测肝移植手术后凝血功能的恢复;各种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紊乱及肝素的活性,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因此特别适应于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和操作方便等优点。临床上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快速直接心内输血输液抢救严重低血容量休克和心内起搏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均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我院1984~1987年应用此项技术置入各类导管135例,临床上应用满意且安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9例,女66例,年龄2~79岁。采用颈中中路法35例,成功31例,占88.57%,发  相似文献   
5.
重症SARS气管切开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系统疾病。重症SARS发生ARDS时需呼吸干预治疗,甚至需要气管切开进行有创呼吸机治疗。但因其呼吸功能衰竭和呼吸道传染性极强,气管切开必须保证患者安全,又要减少或避免对操作者的传染。我院2003年4月9日~5月12日共为重症SARS的ARDS患者行气管切开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症胆管炎围手术期心脏骤停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心内膜心脏起搏应用于心跳骤停后之心脏复苏和治疗某些严重心律失常时,易达到起效迅速和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目的,在心脏复苏和治疗中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经右颈内静脉穿刺迅速置入心内膜临时起搏导管,实施起搏治疗4例的情况简介如下。1 资料和方法 4例均选用右胸锁乳突肌后下路途径,其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3±1cm处,穿刺针走行于胸锁乳突肌深面,针尖方向对着肋胸关节的纵隔,采用标准的seldinger技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置入7F硬质心内膜临时起搏导管;置管和定位以心内膜不同部位心电图变化特征为指引,当呈现出rS和S-T明显抬高之右心室心内膜心电特征时,表示导管尖端已与右室心内膜接触,即可行起搏治疗;刺激阈值0.5~1.0mA,脉冲宽度0.5ms,起搏阈值1.0V;如需较长时间置放起搏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导管定位动态取血观测肝脏吲哚青绿(ICG)代谢提取率(ICG-ER),用以指导肝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导管制作,选双腔腔静脉导管,距顶端开口65mm处新造开口,使新造口和顶端开口二者都独立与相关管腔相通。(2)置管定位:导管置入腔静脉后,使双腔管充满导电液体,并分别通过金属接头与心电监护仪胸前导联相连,显示心内心电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导管,使导管顶端开口位于下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E)  相似文献   
9.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是临床麻醉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虽然拔管困难是偶而发生,但麻醉专业人员多可遇到,如处理不当,可发生导管折断,使异物遗留在硬膜外腔。近几年来曾有采用各种方法处理拔管困难的报道。本文综合二所医院共23例导管拔出困难之处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64例围产期肝功能衰竭的防治与转归。目的:探讨围产期肝功能衰竭防治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剖宫产综合外科组27例与内科治疗组(阴道分娩)37例的防治与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综合治疗组27例。死亡率7.41%(2/27),新生儿死亡率11.11%(3/27):保守治疗组37例。死亡率45.95%(17/37),新生儿死亡率54.05%(20/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综合治疗是围产期防治肝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和中心环节,能改善母婴预后。明显提高疗效,但必须保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其它生理状态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