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作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消化道出血16例术中用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诊断小肠溃疡出血6例,出血坏死性小肠炎3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小肠平滑肌肉瘤溃破出血2例,回肠憩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内镜下电凝止血3例,氩气刀喷凝止血2例,钛夹钳夹止血1例,喷洒凝血酶等止血剂止血1例。其余病例均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后成功止血。结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使用消化内镜对于明确出血部位,确定病变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减少了手术探查中的盲目性,部分出血还可以选择内镜下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诊胃镜治疗125例上消化道异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疗效。方法对125例上消化道异物的急诊胃镜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异物中急诊取出106例,取出率为84.8%。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蕤兰  侯玲  杨文霞  古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12-311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周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联合抑酸剂、促动力剂治疗Barrett食管(BE)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学证实的BE患者26例,在胃镜下用氩气刀对病变食管黏膜进行治疗,术后予抑酸剂和促动力剂.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复查,观察疗效.若病理提示仍有柱状上皮存在,再次进行氩气刀治疗,直至BE食管黏膜完全消除.结果:胃镜下23例经一次氩气刀治疗后病灶消失;3例复查仍有岛状BE样改变,再次行氩气刀治疗;2例行三次氩气刀治疗.无出血、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APC联合抑酸剂、促动力剂治疗BE,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凶险,病死率为5%~12%[1]。20世纪80年代前,多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约有5%的患者持续出血,需转外科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现多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APC)是一种新型可控制的非接触性  相似文献   
5.
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重病人治疗中适时选择肠内营养对于恢复消化道功能,防止细菌移位具有重要作用。我院2002年5月~2006年5月开展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7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25~67岁,(42.6±2.5)岁。急性胰腺炎36例,腹部术后持续剧烈呕吐15例,腹部术后胃瘫12例,脑外伤5例,食管术后吻合口漏2例,脑卒中1例,植物人状态1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营养途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时间长,基础代谢率高,长期行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存在诸多并发症。治疗中适时选择肠内营养对于恢复消化功能,修复消化道黏膜,防止细菌移位具有重要作用。我院2002-05至2007-05开展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月兴  邓丽娟  胡静  王蕤兰 《武警医学》2022,33(11):957-959
 目的 评价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ICE)放大胃镜联合胃泌素-17(G-17)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01至2020-01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260例,采用FICE放大内镜联合检测空腹血清G-17,分析该方法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普通放大内镜相比,FICE放大内镜对胃黏膜微细血管形态结构、腺管开口的显示图像清晰度增加(P<0.05)。FICE放大内镜联合G-17检查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性为91.94%,特异性为98.48%,准确性为96.92%,高于FICE放大内镜(敏感性64.52 %,特异性98.99 %,准确性90.77 %)。结论 FICE放大内镜与G-17对早期胃癌及其癌前病变有较高的筛查检出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自身免疫性胃炎(AIG)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和肠嗜铬样细胞增生,增加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腺癌发生风险。目前关于AIG与胃息肉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讨AIG患者发生胃息肉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3年6月就诊于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的AIG患者103例,采集性别、诊断时年龄、抗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胃蛋白酶原Ⅰ、Ⅱ及其比值、胃泌素17(G-17)、OLGA、OLGIM分期、息肉大小、部位和病理类型、维生素B12、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是否贫血等信息。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IG患者发生胃息肉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分析各变量的预测效能。结果:103例AIG患者中女性占65.05%,中位年龄58岁,14例(13.59%)患者检出胃息肉。与未合并胃息肉者相比,合并胃息肉的患者血清G-17水平显著增高(P<0.00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17是AIG患者发生胃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7, 95%CI:1.017~1.078, P=0.002)。G-17和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AIG患者发生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按照SF水平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运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各临床因素,运用Pearson检验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SF水平与肝肾功和甲胎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2组患者随访1年内总生存率,Cox回归分析获得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随访1年内生存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19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其中男80例(67.2%),女39例(32.8%),平均年龄(53.6±13.4)岁,所有患者按照SF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00 ng/mL)和高水平组(≥200 ng/mL),低水平组57例(47.9%),高水平组62例(52.1%),SF高水平组患者消化道出血、Ⅲ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腹水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SF低水平组患者,SF高水平组患者肌酐、总胆红素、Child-Pugh评分以及MELD评分明显高于SF低水平组患者。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清SF与肌酐、总胆红素、Child-Pugh评分以及MELD评分呈明显正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