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应用吻合器技术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44例的疗效、肿瘤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结果:44例手术后局部复发1例(2.3%),发生吻合口瘘1例(2.3%),吻合口狭窄2例(4.5%)。表明吻合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保肛手术适应证的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1998~2002年口服泛影葡胺(A组)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梗阻与传统保守治疗(B组)疗效比较。结果口服泛影葡胺组患者无死亡;平均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保守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保守治疗组(P<0.01),没有与泛影葡胺相关的低容量循环、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肠梗阻加重及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梗阻操作简单、完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肠梗阻,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荣朝  吴雨岗 《江苏医药》2008,34(3):275-276
目的 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检测DCs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rm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s.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MNCs经过rm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 d后,具有典型的DCs形态,高表达MHCⅡ类分子、CD11c、CD80、和CD86抗原.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体外诱导、扩增DCs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雨岗  王荣朝 《江苏医药》2008,34(7):685-687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冻融法获取胃癌细胞抗原,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外周血BC并负载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的DC激活的CTLs表现出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Y(P<0.01);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未负载胃癌抗原DC刺激的CTLs对胃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从人外周血中诱导的DC负载胃癌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胃癌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法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在早期胃癌外科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9例早期胃癌患者,术中用亚甲蓝示踪SLN,对SLN及所有术后胃周淋巴结进行HE染色,对SLN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免疫组化染色(IHC)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比较3种检测方法对SLN转移灶检出的差异。结果 39例患者中,亚甲蓝示踪成功检出37例,检出成功率达94.5%。IHC与RT-PCR微转移检出率均为18.9%。由SLN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HE切片病检组前哨淋巴结检测准确率97.3%(36/37),假阴性率为16.7%(1/6);CK-20行IHC及RT-PCR组检测准确率97.3%(36/37),假阴性率为14.3%(1/7)。结论亚甲蓝示踪法能有效检出早期胃癌SLN。HE染色结合IHC及RT-PCR检测能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法分别测定 40 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治疗前外周血 T 细胞亚群 CD4+和 CD4^+/ CD8^+均降低,而 CD8^+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 CD4^+和 CD4^+/ CD8^+均有显著性增高 (P〈0.05),CD8+显著性降低 (P〈0.05);行姑息性手术组术后 CD4+、CD8^+ 和 CD4^+/ CD8+均无显著性改变 (P〉0.05).结论 检测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肿瘤发展、手术疗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大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采用LightCycler PCR仪检测了28例大肠癌COX-2 mRNA及内参GAPDH mRNA的表达,以COX-2N=(COX-2拷贝数/GAPDH拷贝数)×103表示COX-2 mRNA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组织COX-2 mRNA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有极明显差异(P<0.05),转移组织较正常组织COX-2mRNA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COX-2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并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胃瘫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724例胃癌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发生胃瘫12例,其中1~2周内治愈3例,3~4周内治愈6例,5~8周内治愈2例,1例经综合治疗8周末愈行全胃切除后治愈。结论 引起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胃的正常运动功能被破坏,采用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的检测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应用.方法 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术中腹腔游离癌细胞(free cancer cell,FCC),并进行5年的随访.用MedCalc软件分析FCC最佳阳性判定值,大于此值表示FCC的存在,标记为FCC(+),然后把FCC(+)当作远处转移(M1)重新进行分期,并作新的生存曲线图.结果 (1)在最佳阳性判定值为31.21拷贝/ml时约登指数最高;(2)把FCC(+)当作M1重新进行分期,各分期之间的5年生存曲线显示:Ⅰ~Ⅱ期P=0.134;Ⅱ~Ⅲ期P=0.004;Ⅲ~Ⅳ期P=0.022.新分期各分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Ⅰ期100%(18/18),Ⅱ期88%(7/8),Ⅲ期24%(4/17),Ⅳ期9%(2/22).结论 (1)FCC最佳阳性判定值为31.21拷贝/ml;(2)现行TNM分期中加入FCC检测结果则可使其更加完善,能更准确地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电生理变化与胃排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30名健康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胃电图检测及核素胃排空试验。结果胃癌组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主频不稳定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癌组胃排空延迟率为36.9%(24/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26/30)(P〈0.05);胃癌组胃排空率与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显著相关(r2=0.32,P〈0.001)。结论部分胃癌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主要表现为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下降及主频不稳定系数明显增高,相应地影响胃排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