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44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务工人员和个体工商业户不断增加,学校周边新兴了以小学生中午就餐和休息等为一体的新型行业———红领巾小餐桌(或爱心小餐桌)不断涌现,解决了一些家长中午不能接送子女的后顾之忧,为此,我们于2006年2月下旬开始对城区内小餐桌进行卫生监督监测,详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枣庄市市中区小学生乙肝抗体状况 ,于2 0 0 3年 2月随机抽取市中区 2所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血清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3年 2月 ,随机抽取市中区实验小学、君山路小学的全部学生 ,检测乙肝保护性抗体。1 2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进行检测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试剂在有效期内 ,实验方法与结果判断按说明书进行。抽血检测前一天发给检测通知书 ,内容包括是否接种过乙肝疫苗 ,如果接种过 ,其接种时间、地点、是否全程免疫 ;有无加强免疫 ,是否患过乙肝 ,住院时间、地点、天数等。询问输血史 ,…  相似文献   
3.
乙肝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5 6例HBV感染者进行了血清HBVDNA前C区序列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资料  5 6例病人为我院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6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4 2例 ,女 14例 ,年龄 2 1~5 6岁。诊断标准符合 2 0 0 0年第 10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其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8例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32例 ,活动性肝硬化 10例 ,原发性肝癌 6例。HBV血清标志物均为HBsAg阳性 ,其中HBeAg阳性 2 0例 ,HBeAg阴性 36例。1.2 主要仪器 DNA扩…  相似文献   
4.
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毒S基因"a"决定簇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江苏常州地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病毒S基因“a”决定簇的变异情况。方法 对15例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扩增其血清中HBV DNA S基因区。并对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结果 15例HBsAg阳性儿童有14例血清HBV DNA阳性,其中有4例出现了S基因“a”决定簇的变异,变异率为28.6%,第126位的异亮氨酸(Ile)被苏氨酸(Thr)替代1例,第134位苯丙氨酸(Phe)被异亮氨酸替代1例。第145位甘氨酸(Gly)被丙氨酸(Pha)替代2例。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中存在s基因“a”抗原决定簇变异,江苏常州地区存在HBVS基因“a”决定簇变异的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m^23蛋白的表达与癌组织微血管密度与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检测85例胃癌癌组织微血管(MVD)及nm^23蛋白的表达;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染色切片上检测其微血管密度。结果:nm^23表达阳性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nm^23表达阴性组,而且差异有显著性。nm^2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nm^23表达与MVD呈负相关。结论:nm^23基因受抑制时,MVD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高。因此时nm^23及MV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胃癌转及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m23蛋白的表达与癌组织微血管密度与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方法检测85例胃癌癌组织微血管(MVD)及mn23蛋白的表达;在第Ⅶ因子相关抗原(FⅦRAg)染色切片上检测其微血管密度.结果nm23表达阳性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nm23表达阴性组,而且差异有显著性.nm23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nm23表达与MVD呈负相关.结论nm23基因受抑制时,MVD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高.因此时nm23及MVD的检测,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及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合酶在鼻息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有3种亚型^[1],分别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ic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NOS可能在鼻炎和鼻息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NOS在鼻息肉组织中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检测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扩增抗拒突变系统 (AmplificationrefractorymutationssystemARMS)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 ,同时应用基因测序法评价其可行性 ,并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A83突变与患者临床病情及血清中HBeAg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ARMS对 13 9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前C区nt1896位点进行检测 ,并对其中 62例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HBVDNA前C区基因片段后直接测序。 结果  62例标本中 ,ARMS检测出A83突变3 5例 ,基因测序法检测出A83突变 41例 ,A83突变例数差异无显著性 ( χ2 =1.2 3 ,P >0 .0 5 ) ;在ARMS检测的 13 9例标本中 ,HBeAg阳性标本 5 7例 ,有 5例A83突变 ,占 8.8% ,HBeAg阴性的 82例标本中有 5 6例A83突变 ,占 68.3 % ( χ2 =48.4,P <0 .0 1) ;2 2例急性肝炎 (AH )患者未检测到A83位点突变 ,79例慢性肝炎患者 (CH )有 3 1例A83位点突变( 3 9.2 % ) ,2 9例肝硬化患者 (HLC)中有 2 1例A83位点突变 ( 72 .4% ) ,9例肝癌患者 (HCC)均有A83位点突变 ( 10 0 % )。 结论 HBeAg阴性患者病毒前C区A83突变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 ;前C区A83突变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慢性化有关 ;ARMS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 ,可以满足临床对乙肝病毒前C区A83突变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HBcAg和HBeAh双阳性状态下X区及前C区基因热点变异情况,探讨T1762与A1764及A1896热点变异与HBe转换时相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定量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对HBeAg/HBeAb双阳性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包括X区及前C区在内的DNA片段,并对阳性的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登录的标准序列相比较。结果对15例HBeAg和HBeAb双阳性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了检测,阳性11例,测序结果显示,11例HBV DNA阳性者均存在T1762和A1764的突变,但仅有4例患者出现了A1896的突变。结论在乙型肝炎HBe转换过程中均伴有BCP区T1762和A1764的突变,部分存在A1896位点的突变,T1762和A1764的突变要早于A1896的突变,而A1896的突变主要在E抗体产生过程中或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及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失活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基因芯片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114例HBV感染者(观察组)血清和43份肝组织标本中HBV DNA(前C区1814、1896、BCP区1762、1764位)进行分析,用流式细胞荧光染色法检测观察组和20例正常献血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中p16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慢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HBV基因总突变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肝硬化、肝癌肝组织HBV基因总突变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正常对照组外周血自细胞中p16蛋白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肝硬化、肝癌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结论HBV变异可能是肝癌发生的始动因子,而p16蛋白失活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