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总结分析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综合临床症状学、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等方法,对66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致痫灶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年。结果 1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因意外窒息死亡,余结果如下:谭启富标准:满意22例(33.8%),显著改善33例(50.8%),良好6例(9.2%),较差2例(3.1%),无改善2例(3.1%);Engel标准:Ⅰ级21例(32.3%),Ⅱ级13例(20.0%),Ⅲ级24例(36.9%),Ⅳ级7例(7.8%)。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偏瘫、失语、感染等,但均在短期内恢复。结论综合临床症状、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检查,可以精确定位癫痫患者的致痫灶,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以使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主要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癫痫大鼠脑内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制备颞叶癫痫大鼠,苯巴比妥钠(PB)诱导建立药物难治性癫痫(RE)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四组:单纯VNS(A)组、VNS+ PB(B)组、假VNS+PB(C)组、生理盐水(D)组.VNS组行刺激电极植入术,通过改进的VNS参数(频率30 Hz,波宽500μs,电流0.75 mA,刺激时间30 s,间歇5min,12 h/d)进行电刺激,观察各组大鼠VNS前后发作次数,检测各组P-gp表达含量的变化.结果 (1)A、B组癫痫平均发作次数分别减少79.6%和85.9%,C、D组无明显改善;(2)B组P-gp过表达量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gp表达量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NS疗法可以有效降低RE的发作次数,对由药物引起的P-gp的过表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双侧伏隔核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后伏隔核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影响。方法手术前使用条件性位置偏爱试验(conditionedplace preference,CPP)筛选无自然偏爱大鼠,随机分组后DBS组行电极植入术,术后10天采用固定剂量吗啡皮下注射(10mg.Kg-1)建立吗啡成瘾大鼠模型(使用CPP证实)。通过改进的DBS电路进行电刺激(频率130Hz,电流300uA,电压1V,1h.d-1),在不同的时间点使用CPP证实DBS组大鼠戒断成功后再皮下给予小剂量吗啡(3mg.Kg-1),24h后使用CPP验证吗啡成瘾大鼠复吸模型建立成功。CPP试验结束后于冰台上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取伏隔核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GABA含量。结果①皮下注射固定剂量吗啡能够使大鼠成瘾,DBS能够有效抑制吗啡复吸行为;②morphine+DBS组大鼠伏隔核内GABA含量与吗啡组,morphine+sham组差异明显。结论 DBS双侧伏隔核使吗啡成瘾大鼠复吸后伏隔核内GAB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1例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戒断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手术,探讨一种既能起到有效治疗作用,而又减少副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药物依赖患者,男性,24岁,吸食海洛因等多种毒品成瘾5年,反复戒毒5次无效。在阿片脱毒术脱毒后,行双侧伏隔核DBS电极植入术,立体定向MRI定位,植入Medtronic 3387刺激电极及脉冲发生器。术后定期进行疗效随访,以及副作用、心理学量表和症状量表等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即停止吸毒,通过3个月的临床观察,至今无复吸现象。临床证实该方法较射频毁损方法微刨、副反应小,心理学量表(WMS、WEIS-RC和MMPI)评估未发现有记忆、智力和人格等方面影响。术后患者饮食较术前明显好转,体重增加,吸烟量明显减少;症状自评量表(SCL90、SAS和SDS)评估提示多因素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DBS外科方法戒断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取得短期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致痫灶综合定位在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致痫灶综合定位在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30例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拟手术治疗,患者均于术前颅内埋置电极定位致痫灶,术中应用皮层和深部电极验证棘波灶位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致痫灶切除。其中颞叶前极加海马切除14例、单纯病灶切除3例、单纯颞叶切除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3例、病灶切除 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6例、胼胝体切开2例。患者术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30例患者术中验证棘波灶位置与术前定位位置相同。患者的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0%,无手术死亡及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利用术前埋置电极和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综合定位致痫灶,可以提高药物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愈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脑电生理、MRI、PET-CT等方法对致痫灶综合定位,多种术式处理致痫灶和/或相应传导通路,并评价其疗效.结果75例病人通过多种方法定位,单纯病灶切除23例,前颞叶切除5例,颞叶切除+海马切除12例,选择性海马切除8例,病灶(或脑叶)切除+胼胝体切开5例,病灶切除+软膜横行纤维热凝8例,单纯软膜横行纤维热凝3例,单纯胼胝体切开10例,迷走神经刺激术1例等.术后发作完全消失或1~2次/年30例(40%),发作减少75% 22例(29.33%),发作减少50% 14例(18.66 %), 发作减少25%~50% 6例(8%),发作减少<25% 3例 (4%).结论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对致痫灶精确定位,应用手术方法处理致痫灶或/和相应传导通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埋植硬膜下电极定位功能区和近功能区致痫灶的准确性和手术效果。方技术前根据EEG、MRI、PET表现,对24例癫痫病人埋植硬膜下电极,记录皮质脑电信号,定位致痫灶,并采用点对点刺激定位功能区。在术中皮质脑电监测下行致痫灶切除和(或)热凝痫灶皮质。结果4例致痫灶位于左侧语言功能区,3例位于语言功能区和周边,3例临近语言功能区;左侧3例、右侧5例位于中央前回运动区,左侧2例、右侧1例位于运动区和周边;左侧1例、右侧2例临近运动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yr61在痛风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同时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法对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Cyr61及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经典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造模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组、清热利湿组、通络组、秋水仙碱组和慢病毒组。造模72h后取材,随后运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Cyr61、IL-1βmRNA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中Cyr6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yr61 mRNA和蛋白及IL-1β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干扰Cyr61表达后,慢病毒组IL-1β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虎杖组Cyr61mRNA和蛋白表达、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清热利湿组Cyr61蛋白表达水平、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通络组Cyr6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Cyr61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参与GA的炎症过程,清热利湿通络法可通过下调Cyr61及IL-1β的表达水平,拮抗急性痛风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吗啡成瘾大鼠在伏核电刺激前后伏核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方法4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刺激组(ShS组)、刺激组(DBS组)、吗啡成瘾组(M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MA组、ShS组和DBS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盐酸吗啡建立吗啡成瘾大鼠动物模型,NS组大鼠相同方法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随后ShS组和DBS组大鼠进行双侧伏核电极植入,建立吗啡成瘾大鼠电刺激伏核模型,其中DBS组大鼠进行伏核电刺激。取各组大鼠伏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检测伏核DA含量。结果MA组大鼠伏核DA含量明显高于NS组(P〈0.01)和DBS组(P〈0.01);ShS组大鼠伏核DA含量与M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吗啡成瘾大鼠伏核DA含量增加,经过双侧伏核电刺激后DA含量降低,提示伏核电刺激对药物成瘾心理依赖的效应可能通过降低DA释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