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丹参为常用中药之一,作者在临床上经常使用较大量的丹参,运用到内、外、妇产和食道创伤等疾病中,曾收到满意的效果。丹参对内科疾病之疗效1.心胃气血不和之胸腹痛、妇人产后之心腹痛及长期绵绵之胃气疼等用之有卓效。治疗对以丹参饮为主,即:丹参、白檀香、砂仁。丹参用一两半或二两,其外随症加减,如呕甚加  相似文献   
2.
近来我们治疗几例痹病,运用了中医的理法方药给以治疗后,效果十分良好。病例介绍例一,裴××,女,65岁,农民,门诊号24220,于1964年4月5日就诊。患者全身作痛三个多月。先从项部开始,逐渐发展全身都疼,尤其两肩、肘、膝关节疼的最重,夜间更剧。手不能抬,腿不能动,卧床两个多月,见冷见热均不可。诊其六脉弦紧,面黄肌松,苔黄欠润,语言低沉,不断呻吟。心下有热气上冲,温温欲吐。大便难数日一下,但不燥结。询其病史,仅有下肢沉重感,约二年左右,未介意治疗,其他无病。印象痛痹。临床分析:尿黄便难,内热欲呕,此热困于内;  相似文献   
3.
前言祖国医学对許多热性传染性疾病的辨治記載,要以內經为最早;但根据內經和結合千百万人的实驗証明,进一步論述諸热性疾病的辨治专著要首推仲师的伤寒論。仲师以六經为綱,建立了脉証辨治的基础,历經千余年,註家百数。及至明代吳又可又創温疫論,立戾气之說,举募原之論,但其治疗法則亦不出六經范围,到清季叶天士、王孟英,薛生白等,又繼而起温病之作。吳鞠通先生在他們的基础上,例引內經論温病之源,又本卫气营血传变之理,复以三焦为網,分列九温之名,从此就形成了伤寒家温病家之爭,以致后学各执門戶之見,愈爭愈乱,歧中生歧。我同样認为这是不必要的。然而我們应当如何来繼承这些經驗,作出統一的理解,用来指导我們的学习和  相似文献   
4.
二、如何分别的统一的去認识伤寒論六經和內經六經以及温病之三焦和卫气营血之学說 1.內經之六經: 內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基础医学,在热論篇中所定的六經症状除上表論列的以外,对严重的症状和經与經的中間症候則又名之为两感,原文是这样記載的:“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如何。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則巨阳与少阴俱病,則头痛口干而煩滿。二日則阳明与太阴俱病,則腹滿身热不欲食,譫語。三日則少阳与厥阴俱病,則耳聋囊縮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綜观之,內經六經的症状发展是随时日漸进的,它的病变根源是以經脉为說的,六經之本症与两感症状之发展概况的确也合乎部分高热急性疾病的一般变化規律。但它所說的一日如何,二日如何……,又以經絡之分布位置說其病变原  相似文献   
5.
妇人怀孕以后发生水肿者,中医叫做子肿或子气。这种病在临床上实不少见,甚则四肢头面都肿的很厉害,手足趾间津津出水。盖此病的成因中医认为多为下焦湿甚,阳气不化,胞胎壅遏,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