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 state, HCS)是指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抗凝和纤溶活性降低等原因,导致凝血机制紊乱,呈现出血液高凝固性、血栓形成倾向的病理状态,故又称血栓形成前期或血栓前状态。目前对HCS的诊断缺乏统一的标准,主要依靠凝血相关指标等实验室检查,如检查指标提示血液处于高凝固性或有血栓形成倾向的血液状态,则可以判定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肿瘤细胞刺激促凝物质、组织因子、细胞因子等,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基于个人特征的视角探讨贫困患者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结果及影响机制,为准确且有效地长期实施健康扶贫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贫困患者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和个人特征影响因素,为健康扶贫政策提供政策建议。结果 贫困患者具有就近就医倾向,分别有66.1%和26.1%的患者选择县内及市内县外就医;除性别外,疾病类型、年龄和民族等因素均对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患者县外就医选择具有“有限理性”特征,既优先选择高级别医院、也会将医疗目的地更多局限在省域范围内。建议 一是优化服务管理,引导贫困患者合理理性就医行为;二是强化政策协同,构建贫困患者减负多重保障屏障;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探索“互联网医疗+保险”联动机制;四是加强区域规划,完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对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提供个体化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已经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检查并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测得结果清晨高血压者占总人数40%,下午高血压者占30%,夜间高血压者占30%,随机分组后每组分别有清晨高血压者30例,下午高血压者17例及夜间高血压者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实验组给予根据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指导个体化用药合理调整用药时间剂量指导。观察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平稳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出院1个月后实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66.7%(33/50例)高于对照组51.3%(26/50例),实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81%高于对照组53%。出院3个月后实验组完全依从性患者为86.4%(43/50例)人高于对照组60.0%(30/50例),实验组血压控制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55%。实验组的降压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时间进行护理干预,指导个体化有效的用药指导,有利于血压趋于平稳,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并且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及预防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病变所致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是临床上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当发展至失代偿性心力衰竭(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DHF)阶段时,有多种因素参与,神经体液的长期过度激活是心衰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心衰的治疗已经主要致力于抑制神经体液的长期过度激活,防治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经济学特征,分析价格机制在"成本-价格-支付"卫生决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医保战略性购买框架下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建议思考。方法:文献分析法、描述性分析法。结果:(1)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是政府指导价、是发挥市场配置机制的重要手段;(2)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要素是定价单元、单元金额和单元数量,三者组合表现出价格结构和水平特征;(3)地方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重点之一是价格水平管制,通过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单一与组合比价关系,成本定价机制和价格结构机制是主要影响机制。结论:(1)理解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决策价值,通过定价单元协调"成本-价格-支付"供需双方决策需求;(2)结合医保基金运行监测分析,通过价格管理工作方法创新推动区域卫生健康供给侧改革;(3)明确价格水平管制策略,通过多方协同合作化解基本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主要矛盾与风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与之配对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血管造影资料对照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比较,有高血压病史者分别占71.5%和45.3%(P〈0.05),有高血脂者分别占68.7%和42.2%(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配对组的3支病变比例分别为35.0%和12.5%(P〈0.05),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68.3%和55.8%(P〈0.05),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分别为15.0%和5.8%(P〈0.05)。两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比例较高,其冠状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有别于无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3支病变比例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比例高,血管受累支数多,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政策工具视角探讨我国卫生健康政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卫生健康政策制定与优化调整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采用UCINET工具识别核心政策文本,运用RothwelI和Zegveld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对我国卫生健康政策核心文件进行编码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纳入62份核心政策文本,累计编码2 489条。其中环境型政策工具(70.23%)使用占比最高,供给型工具(27.80%)次之,应用最少的是需求型工具(1.97%)。结论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制定有待优化:环境型工具使用呈现出强烈偏好,内部结构不均衡;供给型工具使用表现出一般偏好,部分环节薄弱;需求型工具使用偏好性弱,内部存在缺失问题。建议逐渐强化需求型工具功效,优化不同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注重政策工具均衡,增加政策拉力与推力,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高速高质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使用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AMI患者82例,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普罗布考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普罗布考500mg/次,每日2次。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口服。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并予以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40配体(CD40L),P选择素(Ps)检测。结果:普罗布考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累计发生心血管事件3例,与对照组相同(P〉0.05)。两组术前CD40L,Ps及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30 d CD40L,Ps及TNF-α各指标同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普罗布考组出院后30d TNF-α,CD40L,Ps水平较与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减轻AMI行PCI治疗患者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