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pGBKT7-CT813作为诱饵质粒与HeLa细胞酵母GAL4AD融合cDNA文库进行酵母双杂交试验,以进一步探讨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STD基因库提供信息设计引物,用PCR法获取目的基因片段CT813,经酶切处理的CT813和pGBKT7质粒,在T4连接酶作用下连接,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细胞BL-21,培养后进行菌落PCR验证,对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分析。质粒转化入酵母菌株Y187和AH109中,检测其有无自激活及毒性作用。阳性重组酵母菌株AH109与cDNA文库菌株Y187进行配合,待三叶草(或米奇)形状合子形成后涂布于腺嘌呤、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和铺有X-Gal的SD/-Ade/-His/-Leu/-Trp平板上初筛,再经过2次筛选,收集阳性菌落。将阳性菌液点种在滤纸上,在液氮中反复冻融2次,然后浸泡在Z缓冲液-β巯基乙醇-X-Gal混合液中室温温育8h。对筛选出的显色阳性菌液进行PCR验证。选取22个PCR阳性菌液提取酵母质粒,将22个质粒再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BL-21,对阳性菌落提取质粒,进行回交试验,对验证阳性的菌落对应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成功构建了pGBKT7-CT813诱饵质粒,该质粒的表达产物对AH109和Y187均无自激活和毒性作用。将回交试验筛选的阳性菌落对应的质粒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做BLAST检索分析,确定筛选出与pGBKT7-CT813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基因可能编码的蛋白是:半乳糖凝集素-1(LGALS1)、环腺苷酸应答原件结合蛋白3(CREB3)、核糖体核糖体蛋白L10a(RPL10a)和微管蛋白37E-16(RP1-37E16)。结论筛选出的4种蛋白可能与沙眼衣原体的致病机制相关,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pGBKT7-CT813编码产物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谭美春  刘欢  王春苗 《护士进修杂志》2022,(22):2090-2093+2111
目的 探讨课证融合模式下的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专科护理4个班为研究对象,1班、2班学生为对照组,3班、4班学生为观察组;在2021年3-6月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期间,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课证融合模式开展教学。观察比较2组学生的课程考核综合成绩、对老年人态度的得分、老化知识得分及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初级)通过率。结果 课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课程考核综合成绩分别为(81.12±6.84)分和(72.22±9.09)分(t=5.58,P<0.001);2组学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得分分别为(143.03±26.17)分和(124.17±21.31)分(t=3.06,P=0.003);2组学生老化知识得分分别为(16.40±3.31)分和(11.90±2.67)分(t=5.80,P<0.001);2组学生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初级)通过率分别为41%、78%(χ2=13.06,P<0.001)。结论 基于“课证融合”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以及老化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树立对老年人的积极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8(ROP18)与ROP12的复合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检验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重组质粒p VAX1-ROP18和p VAX1-ROP12分别经Bam HⅠ和XbaⅠ双酶切,将ROP12基因克隆至p VAX1-ROP18重组质粒。经菌落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p VAX1-ROP18-ROP12转染至He La细胞。同时设空质粒组、p VAX1-ROP18转染组和p VAX1-ROP12转染组。提取各组He La细胞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 DNA,分别进行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和ROP18-ROP12复合基因的RT-PCR鉴定;同时,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重组质粒p VAX1-ROP18-ROP12瞬时转染He La细胞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 VAX1-ROP18-ROP12的菌落PCR电泳显示在约2 373 bp处出现特异性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提取重组质粒经HindⅢ、Bam HⅠ和XbaⅠ单酶切、双酶切及三酶切鉴定均正确。测序结果显示,p VAX1-ROP18-ROP12重组质粒与已发表的弓形虫RH株ROP18基因(登录号为AM075204.1)序列一致性为100%,与弓形虫RH株ROP12基因(登录号为DQ096559.1)序列一致性为99%。脂质体转染后各组β-肌动蛋白的RT-PCR扩增产物均为613 bp,与预期大小相符。p VAX1-ROP18-ROP12转染组的ROP18-ROP12复合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2 373 bp,而其他组未见条带。间接荧光法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 La细胞胞浆中观察到黄绿色荧光,而对照组无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显示,融合蛋白ROP18-ROP12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85 000。结论构建了重组质粒p VAX1-ROP18-ROP12,该质粒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4.
提取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RH株速殖子总RNA,根据棒状体蛋白11(ROP11全长编码序列(登录号为DQ077905)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并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PCR产物经EcoRI和NotI酶切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XL-Blue,阳性菌落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对所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T-PCR扩增产物约为1500bp。菌落PCR及双酶切结果正确。测序结果显示,获得的ROP11基因片段为1548bp(登录号为KC456639),与GenBank上已有的弓形虫ROP11序列相比,序列一致性为99%。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OP11编码蛋白质的预期相对分子质量为M57020,包括有12个保守结构区域,其前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信号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区域位于170~511氨基酸,且有2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1(ROP11)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合成弓形虫ROP11基因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ROP11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OP11。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 RT-PCR扩增弓形虫ROP11基因片段为1 548bp,与预期大小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ROP11经PCR及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鉴定正确。重组质粒测序后与GenBank报道的ROP11基因比对,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胞浆观察到黄绿色荧光,对照组无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11,该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为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棒状体蛋白11(ROP11)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行在真饮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方法设计合成弓形虫ROP11基因引物,运用RTPCR方法扩增ROP11基因并克隆至真干发表达质粕pcDNA3.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ROP11。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结果RT—PCR扩增弓形虫ROP11基因片段为1548bp,与预期大小相符。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ROP11经PCR及EcoRI和NotI双酶切鉴定正确。重组质粒测序后与GenBank报道的ROP11基因比对,核什酸序列同源性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99%。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在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胞浆观察到黄绿色荧光,对照组无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OP11,该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日的蛋白,为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名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增加情志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疼痛解除或减轻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消除率分别为18%和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ROP11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空质粒对照组、PBS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均通过股四头肌注射免疫小鼠。其中实验组每鼠注射pcDNA3.1(+)-ROP11重组质粒100μg(1μg/μl),空质粒对照组注射pcDNA3.1(+)质粒100μg(1μg/μl),PBS对照组注射无菌PBS缓冲液100μl,空白对照组不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接种量均加倍。分别于每次注射前和末次注射后第2周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末次注射后2周各组小鼠腹腔攻击感染RH株弓形虫速殖子1×10^3个/只,观察其存活时间,评价免疫效果。结果 ROP11核酸疫苗能诱发小鼠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实验组小鼠血清特异IgG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血清IFN-γ、IL-2、IL-4、IL-10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重组质粒免疫组、空质粒免疫组、PBS和空白对照组小鼠经RH株弓形虫攻击感染后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36.3、97.8、96.3和96.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P11核酸疫苗对BALB/c小鼠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性,为进一步研究ROP11核酸疫苗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