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质谱仪器、蛋白质和肽段的分离技术及数据分析工具的发展,不同组织、器官或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蛋白质组学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定性和定量地鉴定一个细胞或组织中的全部蛋白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质谱数据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很大.近几年,蛋白质组学已开始被应用到器官移植的同种片体排斥反应以及排异反应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发现等领域.通过这一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早期发现及处理移植物的排异.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知晓率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瓣膜性心脏病(VHD)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品管圈活动管理,对比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对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率(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65.3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30.60%)(P0.05);入院时,两组GQOLI(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GQOLI评分较入院时比较显著上升,研究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完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1例,术前彩超证实均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18~45岁(28.1±7.9)岁;体重42~64(47.3±5.2)kg。ASD直径1.8~3.5(2.6±0.6)cm。全组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阻断主动脉及心脏停跳,完全胸腔镜下修补房间隔缺损。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51例患者中50例(98.0%)手术顺利进行,1例(2.0%)扩大切口完成。主动脉阻断时间22~35(28.1±3.1)min,呼吸机辅助时间4~6(4.6±0.3)h。术后46例随访6~12个月(90.2%,46/51),无残余分流,无近期死亡。 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切口美观的特点,但技术要点需多次操作方可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总结食道超声引导经胸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 自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经食道超声引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7个月~9岁(4.7±1.9)岁;体重4.9~25.6(13.5±5.8)kg。膜部VSD30例,嵴下型VSD6例,干下型VSD4例,肌部VSD5例。VSD直径4.7~11.5(5.8±1.2)mm。全组均采用胸骨下端3~5cm小切口进胸,术中食道超声引导下,送入导引钢丝及输送鞘管经右心室-VSD进入左心室,沿输送轨道送入封堵器完成VSD封堵术,术毕立即经食道超声全面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全组43例封堵成功(95.6%),2例术中转为体外循环下常规手术(4.4%)。术后封堵器边缘少量残余分流2例(4.4%),3个月后复查消失。术后40例随访12个月(88.9%,40/45),无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返流,无近期死亡。 结论 食道超声引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次操作后即可掌握操作要点,术中需结合超声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复合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复合技术治疗的35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2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例,胸主动脉瘤4例,穿透性溃疡1例.观察患者的技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质谱仪器、蛋白质和肽段的分离技术及数据分析工具的发展,不同组织、器官或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蛋白质组学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定性和定量地鉴定一个细胞或组织中的全部蛋白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质谱数据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很大。近几年,蛋白质组学已开始被应用到器官移植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以及排异反应相关生物标记物的发现等领域。通过这一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早期发现及处理移植物的排异。因此,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诊断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结果,探讨本术式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以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38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21例、室间隔缺损13例、二尖瓣置换4例;以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体外循环下低温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165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T、辅助通气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室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但术后12h血清肌钙蛋白T低于对照组,辅助通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温室颤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右腋下直切口体外循环低温室颤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HRT)现象特征的研究,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对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超声心动图及冠脉造影确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82例(试验组)及健康对照组55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心率震荡的两个量化指标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内灌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HSP70(Ad.HSP70)转基因治疗对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物血管病的影响。方法以套管技术建立颈部异位异种心脏移植模型。基因转移组在体外经冠状动脉缓慢灌注含3.8×10^10VP/mlAd—HSP70的4℃HTK液,持续45min;空白载体组灌注含3.8×10^10VP/ml不携带基因腺病毒空白载体(Ad)的HTK液(B组);对照组仅灌注无病毒的HTK液(A组)持续同样时间。术后1个月收集移植物组织做检测。组织内目的基因表达产物通过免疫分析、RT—PCR进行半定量分析,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定性和定位分析。结果RT—PCR证实,移植物内外源性HSP70基因转录,免疫组化检测证实Ad—HSPT0转染的移植物(C组)HsP70成功转到血管周围的心肌细胞和冠状动脉微血管,HSP7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HSP70过量表达减少NF—KB的活化及VCAM-1的表达,HSP70过量表达的移植物内炎症细胞浸润数明显减少,巨噬细胞和NK细胞浸润减少,移植物血管内皮损伤轻。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保护性自稳蛋白一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转移到心脏移植物是相当有效可行的,并可减轻移植物冠脉内皮损伤,预防移植物血管病。经冠状动脉灌注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移在移植物内局部表达有潜力的治疗制剂,此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破裂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左心室破裂的高危因素、原因、转归,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856例接受二尖瓣置换及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3例(0.35%)发生术后左心室破裂,其中早期破裂2例、延迟性破裂1例。早期破裂2例均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修补,1例采用单纯心外缝合修补,1例采用单纯心内修补方法。1例延迟性破裂在监护室紧急开胸探查证实诊断后,在床边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缝合修补。结果2例死亡,1例存活,存活者为早期破裂患者采用心内修补患者。结论对于左心室破裂的防治目前仍以预防为主。对早期破裂患者可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提高治疗成功率延迟破裂者生存率极低,是目前治疗上面临的主要难题尽早控制出血并恢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