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将我们近3年来收治急性肠梗阻152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88例,女64例;年龄6个月~72岁。手术治疗86例,其中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40例;非手术治疗66例,其中24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我们对有下述症状者立即手术:①脱水明显,不易纠正;②腹肌紧张,伴有腹痛;③发热、脉搏增快、血压下降;④呕吐不能控制。无上述症状的部分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2.
(1)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的治疗作用。(2)方法:总结我院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治疗经验,比较常规治疗与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的效果。(3)结果:常规治疗患昏迷时间平均为29.5d,死亡29例,恢复良好22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患昏迷时间平均为12.5d,死亡6例,恢复良好26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4)结论: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的治疗中可降低病死率,缩短昏迷时间,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友昌 《安徽医药》2002,6(1):40-41
目的探讨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自1996年以来,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经验,其中70例按常规治疗,40例采用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结果 70例按常规综合治疗的昏迷时间平均29.5 d,死亡29例,恢复良好22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按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的昏迷时间平均12.5 d,死亡6例,恢复良好26例,中残6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治疗中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减少残存率.  相似文献   
4.
报告78例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血尿程度与肾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重视伴合并伤的肾损伤的鉴别和诊断。B超、大剂量IVU及CT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1.4%、86.0%、100%。B超检查简单、迅速应为首选,主张先行保守治疗,同时密切临床观察。手术宜经腹部切口,术中尽量保留肾脏组织,行肾切除应注意检查对侧肾功能。本组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为休克及严重合并伤。  相似文献   
5.
骨外伤性植入性上皮样囊肿亦称类上皮囊肿,表皮包涵囊肿等,临床较为少见,现就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例报告如下: 例一:男性,58岁。主诉左手姆指末节肿大。于十三年前在工作中曾被铁锤及机器弹簧撞伤,当时皮肤未破裂,伤处局部有时痒痛,但不严重。近几年来发现姆指不断肿大。检查:左姆指末节膨大,无明显触痛,  相似文献   
6.
颅脑伤合并颈椎颈髓伤漏诊26例教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友昌 《安徽医学》2001,22(5):39-39
本院1995年1月~2001年3月,共收治颅脑伤1 862人次,其中合并颈椎颈髓伤26例,占1.4%.颅脑伤合并颈椎颈髓伤者,伤残率与伤死率均很高.本组因误诊误治直接导致死亡10例,因内脏合并伤死亡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报告我科经CT诊断的脑外伤后脑积水48例,其中急性型3例,慢性45例,均经脑脊液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文中对本病的发生机理,诊断、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药临方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医院中药房和中药店的中药临方炮制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中药饮片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中药临床效果。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要充分认识中药调配临方炮制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把中药临方炮制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0.
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研究脑外伤并发脑积水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及并发症。②方法 脑室-腹腔(V-P)分流术24例,脑室-心房(V-A)分流术18例,脑室-矢状窦(V-S)分流术6例。③结果 治愈(脑积水改善)41例,其临床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改善,6例效果不明显,1例死于全身衰竭。④结论 脑外伤并发脑积水急性型多是急性期颅内压(ICP)增高的因素之一,急性型临床少见,多属慢性型;均经脑脊液(CSF)分流术治疗,效果满意。颅脑外伤后宜行ICP监护,当压力>15mmHg时,应作持续脑室外引流排出血性CSF,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脑外伤并发症的防治在预防脑积水形成中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