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巨细胞病毒(cytomegaoviyns,CM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2004-03/2015-04收治的87例U 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内镜表现、病理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CMV感染将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UC患者中,CMV阳性12例,艰难梭状芽孢杆菌5例,口腔念珠菌感染3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2例.患者病程中白细胞减低、全结肠炎、近2 mo使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抗生素是CMV的独立危险因素,CMV阳性的患者中近2 mo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的比率大于CMV阴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C患者中容易并发CMV、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口腔念珠菌病、卡氏肺孢子虫等机会性感染.UC病程中出现白细胞减低、全结肠炎、近2 mo使用激素、NSAIDs、抗生素是CM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发病因素、临床及内镜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方法,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2年2月确诊的20例老年人缺血性肠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腹泻。早期内镜表现主要为结肠黏膜高度水肿、充血、出血、糜烂及溃疡。结论结肠镜是早期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王军洁  张振玉 《临床荟萃》2012,27(11):957+916-957,F0002
食管黏膜剥脱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道我院2010年3~12月间收治的6例食管黏膜剥脱症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例患者中国4例,女2例,年龄23~61岁,中位年龄31岁.2例发生于进食粗糙食物及饮酒后,2例发生于进食过烫食物,1例为服用非甾体类抗炎(NSAID)药物后,2例患者有剧烈呕吐史.患者中2例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  相似文献   
4.
肥大细胞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及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2,PAR-2)在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中的作用.方法:2012-01/2012-12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消化内科门诊随机选取腹泻型IBS患者60例及正常者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肥大细胞、PAR-2蛋白的表达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IBS-D组与对照组相比,肥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5.20±2.78vs 1.40±0.55,P<0.05);PAR-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多(3.20±1.64 vs 1.20±0.45,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IBS-D组Occlud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2108.33±59.58 vs 3113.00±77.74,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IBS-D患者肥大细胞过表达、激活后可刺激PAR-2活化,从而进一步损伤细胞间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5.
胰腺周围假性动脉瘤2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予蜀  袁捷  张振玉  王军洁 《临床荟萃》2005,20(24):1417-1418
胰腺周围假性动脉瘤是急慢性胰腺炎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瘤体的破裂会导致严重的上消化道出血或腹腔内出血.由于其来势凶猛、反复发作、致死率高、治疗棘手、预防困难,再加上部分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常造成抢救中的不利局面.我们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诊断的胰腺周围假性动脉瘤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1994年以来国内外报道的13例患者的文献复习,以期引起大家对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糜烂性食管炎(RE)患者以及正常人的食管远端黏膜病理组织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症状产生的机制。方法 104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20例、NERD组30例和RE组54例;在齿状线上2~3 cm取活检行光镜检查,观察其组织学改变,包括:①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增宽;②上皮细胞气球样膨胀;③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乳头延长;④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⑤基底层过度增生,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反流相关病理组织学特征指标的总体检出情况:在组织学第①~⑤项中NERD与正常组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ERD与RE组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RD患者与正常组远端食管组织通过光镜观察时病理改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R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0岁,外院胃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近贲门处有-1.5cm×1.0cm大小的长息肉样隆起,表面糜烂(图1),于我院行内镜下经透明帽摘除(图2)。病理检查:食管息肉样组织为黄豆大小,显微镜下观察呈外生性生长,与食管黏膜之间有蒂相连,邻近表皮伴过度角化并有棘细胞增生,病变处被覆表皮扁平、萎缩、有溃疡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