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卫生部委托,中国疾控中心性病麻风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组织专家调研组,于2002年9月16日至10月7日,与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疾控处及卫生防疫站专家一起,历时22天在西藏四个地区、行程四千多公里,深入拉萨、那曲、索县、丁青、类乌齐、昌都、左贡、芒康、八宿、波密、林芝、工布江达等十二个县(市),就该区麻风病流行与防治近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男同性恋及双性恋人群STD/AIDS咨询电话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同性恋者是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有人估计我国男同性恋/双性恋至少为1782万人,其中有商业性行为者38万左右。由于他们极少仅限于与1个人发生性行为,加之特殊的性行为方式,如肛交、口交、拳交、吻肛等,其中特别是肛交极易出现直肠粘膜破损,引起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的传播,属于世界公认的STD/AIDS高危人  相似文献   
3.
性病的宣传教育是性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及政府部门一直很重视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曾多次颁发文件,为新时期在我国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但性病的再次传播是在我们毫无思想、技术、物质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工作初期难度较大,宣传  相似文献   
4.
我国1979~1998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1979~1998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我国自1979年重庆市报告首例梅毒病例后,报病数逐年增多,尤其是1993年后,呈现大幅上升,至1998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达4.31/10万,为1993年25倍,1993~1998年梅毒发病率年均增长90.9%,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内陆城市再向农村地区蔓延,至90.9%,由沿海开放城市向内陆城市再向农村地区蔓延。至1  相似文献   
5.
对1997年全国性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性病发病继续呈上升趋势,1997年共报告性病461510例,较1996年增长15.81%,报告总发病率37.34/10万;(2)梅毒在8种性病中增幅最大(62.20%);(3)8种性病构成模式与往年基本一致,但淋病和尖锐湿疣构成比继续减少,梅毒、NGU和生殖器疱疹则继续增大;(4)15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增幅最大,尤其是0~组(较1996年增长69.38%);(5)发病率最高的5个省市为上海(254.25/10万)、广东(121.46/10万)、海南(105.15/10万)、浙江(85.42/10万)和江苏(68.99/10万);(6)天津、广东、广西和海南4省市NGU的报病数已超过淋病位居第1位。加大梅毒和儿童性病防治力度,加强性病诊疗市场的治理整顿是目前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对南京市7所中学高一、高二的学生,进行了以散发小册子为主的艾滋病宣传活动,同时对这种宜传效果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调查1322人.男生占53%,女生占47%,接受宣传后平均得分76.47分,男生略高于女生.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等一般知识掌握较好.约有1/3的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预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单纯向学生散发宣传材料,对传播知识有一定效果,但教育深度不够.今后应研究适合中学生的教育内容、教材与方式,加强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多数学生(95.6%)对学校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持欢迎态度.  相似文献   
7.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自1996年底开通了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在引导正确就医、提供心理情感支持、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推广使用避孕套、提高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既弥补了临床治疗控制性病的不足之处,又推动了性病诊疗市场的规范运行.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开展电话咨询的几点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8.
性传播疾病流行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病及艾滋病从宏观来讲是一个社会和发展问题 ,而不仅仅是医学卫生问题 ,其传播流行完全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因此 ,预防与控制工作必然会涉及到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 ,大多数性病病种已有很好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但迄今全世界以及我国的性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 ,特别是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正处于迅速传播期 ,而艾滋病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性病可促进艾滋病的传播 ,故而防治性病的流行将是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鉴于此 ,笔者针对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因素 ,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  相似文献   
9.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性病在我国重新流行以来,性病的流行已经成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而且成为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为了加强性病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国务院法制办于2011年5月公布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中正式提出性病报告实行实名制。这项举措带来了对性病患者隐私权的强烈冲击,引起了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作者针对性病患者的求医行为特点、实行就医实名制的利弊,探讨如何在医疗活动中平衡社会知情权和患者个人隐私权的冲突,如何在保障个人、医疗机构和大众等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性病患者的就医实名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性病艾滋病咨询热线电话,对来自28个省市的1562例电话咨询者避孕套使用情况进行了匿名电话调查。结果显示,咨询者中60.7%有卖淫嫖娼等高危行为。性病病人占37.2%。但避孕套不使用率较高(平均84.9%)。同性恋者无人使用避孕套。性伴为HIV感染者的咨询者虽属个案,但其不使用避孕套的情况值得重视。不知道避孕套有预防艾滋病性病作用,是不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提示今后对性病病人、同性恋等高危人群,在强大法制、道德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避孕套有防病作用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