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72岁,全身发生红斑鳞屑性损害39年,伴发大疱二月来诊。39年前先于双下肢膝前及小腿发生红斑鳞屑性损害,以后逐渐波及头皮、上肢和躯干。冬天皮损加重,夏天减轻。瘙痒,抓破后易出血。二月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许多人都听说过,但是恐怕并不十分了解,甚至还存在一些误解。比如很多人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都是有暴力倾向的人,都十分危险,一听说精神分裂症,便躲得远远的;还有人则认为精神分裂症是被人逼疯的等等。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脑内血管紧张素Ⅱ(AⅡ)作为一种抗阿片物质参与吗啡耐受和电针耐受的形成。本工作探讨在此过程中脑内血管紧张素(Ang)基因表达是否加速。采用酚抽提法取大鼠脑组织总RNA,使用人工合成的Ang cDNA探针进行打点杂交。放射自显影结果表明,多次皮下注射吗啡或连续数小时电针的大鼠脑NAng mRNA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我院1980~1989年神经科病房确诊的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123例,其中出现精神症状者35例(28.4%),首发为精神症状者8例,精神与神经症状间隔可长达8年之久。精神症状以欣快、抑郁和思维障碍占首位,各14例,其中抑郁而自杀者4例,其次为智能、知觉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5.
将含有阿片受体的突触膜片与AII孵育,结果表明,AII即使在10~(-1)~10~(-5)mol/L浓度,亦不能竞争抑制~3H-etorphine与突触膜片的结合。提示AII的抗阿片作用不在受体水平。CA-MP的测定表明,皮下注射吗啡可明显降低脑内cAMP的含量;而脑室注射AII可明显升高脑内cAMP水平。皮下注射吗啡降低脑内cAMP的作用可被脑室注射AII所翻转,使cAMP恢复到正常对照水平。说明AII的抗阿片作用可能通过受体后cAMP水平实现。  相似文献   
6.
1995年3~9月选择荨麻疹患者124例进行变应原测定,皮试阳性结果以霉菌Ⅰ(49%)最高,其次是早春花粉(48.3%)、夏秋花粉(43.5%)、室尘(37.4%)、尘螨(37%)、蟑螂(30.6%)、虾(24%)及蚕丝(21%)等。牛奶(2.4%)和鸡蛋(1.6%)阳性率是最低。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4岁,因面部发生红色斑块12年,于1996年1月就诊。先于左侧面颊部及耳前发生数粒黄豆大红色小结节,以后逐渐增多,有的相互融合形成斑块,并向整个面部缓慢蔓延扩大。皮损不破溃,也从未自然消退。常觉轻微瘙痒和疼痛。病后常感轻度疲乏不适和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VitA治愈毛发红糖疹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59岁。因四肢末端淡红色斑块、结节、脱屑伴瘙痒 2年入院。 2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双手指关节伸侧出现淡红色斑块,伴有瘙痒,皮损在数月内扩延至双足部。在院外曾按“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给予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及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好转不明显,且瘙痒明显,皮损渐扩大,融合成片状斑块,双足部分趾甲脱落,未再长出新甲。病程中无发热及关节肿痛史。 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双手、足背及指(趾)关节伸侧见大小不等淡红色和浅褐色的疣状增生性斑块,表面粗糙,部分皮损表面附有粘着性鳞 屑,皮损中央有萎缩凹…  相似文献   
10.
陈某,男,4岁。因全身皮肤反复发生小脓疱2月加重伴高热半月入院。查体:体温40.1℃,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皮肤有多数散在或聚集成簇的表浅性小脓疱。白细胞16.4×10~9/L,中性多核64%,杆核29%,脓液培养无菌生长,组织病理:表皮角层下脓疱及棘细胞浅层海绵状脓癌,主要为中性多核白细胞,诊断符合脓痞型银屑病。先用地塞米松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治疗,体温有所下降,但脓疱无减少,改用氨苯砜25~50mg/日共10日,无效。再改用甲砜霉素0.25g一日三次,一周后脓疱基本消失。复查血象白细胞5~10.2×10~9/L,中性多核21~23%,甲砜霉素逐渐减量,并加用生血药,中性多核百分比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