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性嵌顿混合痔两种手术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行外剥内扎术(MM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序贯治疗;对照组40例,行PPH+MMH序贯治疗,术后对WBC(术前、术后第1、5天)、IL-6水平(术前、术后第1、3、5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疼痛、肛门水肿、肛缘皮赘残留、肛门狭窄、痔复发率观测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例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后手术创伤性、痔感染性炎性反应(WBC、IL-6)、肛门狭窄、术后肛门疼痛均无差异性改变;但术后肛缘水肿、肛缘皮赘残留和痔复发率的近、远期疗效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序贯术式均能有效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但MMH+PPH序贯术式疗效更为显著,通过对MMH+PPH序贯治疗术中辅助性手段的灵活运用,更能完善和提升该术式的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miR-21的功能及其在结肠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iRWalk在线工具预测和筛选miR-21的靶基因,并使用DAVID分析靶基因的功能和信号通路;检测结肠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以及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的miR-21的表达水平;使用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的数据,分析miR-2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429个miR-21的靶基因,靶基因功能分析提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正性调节代谢过程、蛋白结合等。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数据显示,结肠癌组织中的miR-2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分期、远处转移分期无显著差异(P>0.05)。生存分析显示组织中高表达miR-21的患者其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短(P<0.05)。结论:miR-21调控多个肿瘤发生相关的基因,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肠癌患者miR-2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且miR-2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内环境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结直肠癌患者6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快速康复流程准备;对照组进行传统方法准备.手术前后均进行外周血白细胞、IL-6、PGE2、电解质等指标检查,术后观察对比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外周白细胞、IL-6、PGE2下降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术后3d内血清Na+、K+等电解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疼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快速康复流程对于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优势明显,可有力的稳定术后患者机体内环境、减少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接受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仅接受单纯根治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CR 8例,PR 26例,有效率72.3%;对照组CR 3例,PR 15例,有效率38.3%,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均出现血液指标异常、发热、血压下降、心率上升及其他并发症,均经对症处理后在7 d内恢复正常,其各项指标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及3年存活率分别为85.1%、57.4%及29.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较传统胃癌根治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及安全性均可靠。  相似文献   
5.
HSP70与肿瘤     
1974年,Tissieres 等证实高温引起的果蝇染色体蓬松是由于热休克激发染色体内基因转录合成特异性的蛋白,即热应激蛋白(又称热休克蛋白)引起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按分子量大小分为以下几个家族:小分子HSP(相对分子质量为22~32 ku)、HSP60、HSP70、HSP90、HSP100和泛素(相对分子质量为7~8 ku),其中最重要、诱导后表达量最大的是HSP70家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肌后间隙修补法(Sublay)在腹壁切口疝患者治疗中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107例行Sublay手术的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后转归情况,随访其有无切口疝复发及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3±7.8)min,平均住院时间(17.6±5.3)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血清肿,经局部加压保守治疗后治愈,无伤口感染及局部异物感,无死亡患者。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7±10.8)个月,无切口疝复发,无死亡患者,无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及局部异物感等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肌后间隙修补手术(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结果满意,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HSP70与肿瘤     
1974年,Tissieres等证实高温引起的果蝇染色体蓬松是由于热休克激发染色体内基因转录合成特异性的蛋白,即热应激蛋白(又称热休克蛋白)引起的。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按分子量大小分为以下几个家族:小分子HSP(相对分子质量为22~32ku)、HSP60、HSP70、HSP90、HSP100和泛素(相对分子质量为7~8ku),其中最重要、诱导后表达量最大的是HSP70家族。HSP70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它具有“分子伴侣”功能,参与蛋白质合成、加工、折叠、转运等过程。它在肿瘤细胞特别是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常有高水平表达,可以通过基因调解以及免疫应答来发挥抗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而热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细胞角蛋白20(CK20)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学Envision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和30例PPH手术切除的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CK20的表达水平.结果 CDX2和CK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5%和93.8%,在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6.7%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CDX 2的低表达和CK20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CDX2的低表达还与浸润深度有关,CK20的高表达还与远处转移及肿瘤大小有关.结直肠癌组织中CDX2和CK20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196,P<0.05).结论 CDX2和CK20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是判断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I期联合术式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临床价值,将60例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I期联合术式治疗,即选择性外剥内扎术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肛周皮下亚甲蓝注射术,对照组采用I期单一PP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有效率、术后WBC水平、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对照组均优于治疗组,P〈0.001或P〈0.01。两组患者术后白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较术前大幅度升高,其中治疗组恢复正常水平趋势较对照组更快,P〈0.001。两组患者术后肛管静息压较术前均降低,但治疗组下降高峰较对照组提前,P〈0.01。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皮赘残留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01。两组术后随访1~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表明,I期联合术式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与PPH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灶的特点及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5名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淋巴结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微转移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对6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624枚淋巴结进行了CK19及CE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淋巴结阳性表达率为21.79%(136/624),52.31%(34/65)的患者淋巴结呈阳性表达;CK19阳性表达率为15.54%(97/624),46.15%(30/65)的患者淋巴结染色为阳性;CEA阳性表达率为20.19%(126/624),47.69%(31/65)的患者淋巴结染色为阳性。淋巴结CK19及CEA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血管浸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是检测结直肠癌微转移的有效手段,结直肠癌的微转移的发生与有无淋巴结浸润及肿瘤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