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中最常见的一个亚型, 发病年龄范围宽, 在临床特征、 侵袭部位、 组织形态学、 分子遗传学、 免疫表型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此外, 随着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提高, 同一患者存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 (MPMT) 的报道呈上升趋势。本文报告我科收治的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 DLBCL合并甲状腺肿瘤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上海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身心状况及各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调查分析2022年4月4日至5月12日某三甲医院144名抗击COVID-19疫情的援沪医疗队队员在援沪前和援沪1个月后的体重变化,援沪抗疫期间的失眠情况、其他身体疾病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抗击COVID-19疫情的一线医生在援沪前和援沪1个月后的体重平均值分别为(69.80±8.35)kg和(68.60±7.37)kg,护士在援沪前和援沪1个月后的体重平均值分别为(55.36±8.27)kg和(53.80±7.38)kg。医生和护士的体重有下降趋势,但援沪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医疗队员中有63.89%(92/144)的队员出现失眠情况,其中27.08%(39/144)需靠药物干预。抗疫一线医疗队员常见的疾病排名前5位分别是睡眠障碍(63.89%,92/144)、皮肤破损(25.69%,37/144)、疼痛(23.61%,34/144)、口腔溃疡(13.19%,19/14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72%,14/144)。共155人次使用了药物,常见药物使用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皮肤敷贴(16.77%,26/155)、感冒安颗粒(12.26%,19/155)、酒石酸唑吡坦片(11.61%,18/155)、康复新液(11.61%,18/155)、塞来昔布胶囊(8.39%,13/155)。结论 方舱内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易出现体重变化、睡眠障碍以及发生皮肤破损、疼痛、口腔溃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提示在今后类似大型卫勤保障工作中,需对一线人员身体状态给予适当关注,并提供相关药物保障。  相似文献   
3.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oombs试验(+)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是由于B淋巴细胞分泌多种针对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减少[1-2].目前推测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封闭骨髓造血细胞膜功能抗原进而抑制造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基因上游序列-869bp中是否含有核基质结合元件,并分析p16基因上游序列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组与对照组内与核基质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DNA-蛋白质杂交(Southwestern blot)技术。结果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核基质蛋白的结合在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结论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可以与核基质蛋白结合,表明该片段存在MAR序列,对p16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成分的改变影响其与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MAR序列的结合,提示核基质蛋白成分的改变可能抑制p16基因的表达,促进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呈进行性加重,其症状虽不致命,但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本病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多,探寻新疗法迫在眉睫。本文报道了一例巧妙运用经方合方与对药治疗多年受帕金森病困扰患者的成功案例。其中柴胡龙骨牡蛎汤、补中益气汤及当归芍药散的经方合方运用是主要特色,通过经方合方的加减变化,以及蕴含的对药思想,治疗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体现了灵活运用经方在病机复杂的帕金森病治疗的重要意义。经何裕民教授、朱生樑主任医师的点评,肯定了运用中医经方和对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通过对诊治过程中思路及方药等进行分析,指出了几点不足及注意要点,启发了笔者思考,收获良多。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bone marrow complement level in cytopenia pa-tients with positive BMMNC-Coombs test(CBCPC), and probe the role of complement in destroying hemato-poietic cells of CBCPC patient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four patients with CBCPC and twenty-three healthy donors as control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levels of CI-150, C3, C4, C5b-9 were tested with ELISA. The auto-antibodies on bone marrow hematupoietic cells (BMHC) were examined with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level of C5b-9 in bone marrow(BM) of untreated CBCPC patients [(119.8 ± 54.0)μg,/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recovered patients [(100.7 ± 33.4) μg/L] or normal controls [(93.9 ± 28.8) μg/I.] (P < 0.05). The levels of CH50 in BM of untreated or recovered CBCPC patients [(33.3 ± 11.5) kU/L, (30.8 ± 10.3) kU/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24.1 ±6.4) kU/L] (P < 0.05). The level of C3 in BM of untreated or recovered CBCPC patients [(4.9 ± 2.2) mg/ L], (5.0 ± 3.5) mg/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controls [(7.0 ± 5.6) mg/L] (P < 0.05). The level of complement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in BM. CH50 in BM of CBCPC pati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3 (r = - 0. 303, P = 0. 007)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5b-9(r = 0. 241, P = 0. 003) levels. The level of C5h-9 in BM of CBCPC patients was higher in the BMHC-IgM positive group [(117.6 ± 55.7) μg/L] than in the BMHC- IgM negative group [(99.2 ± 26.2)μg/L] (P < 0. 05). The positive rate of CD34+ -IgG or CD34 + -IgM of CBCPC patient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5 b-9 level (r = 0. 593, P = 0.000, r = 0. 326, P = 0. 049). The reticulocyte percentage (r =0. 421, P = 0.000) and serum indirect bilirubin level (r = 0. 230, P = 0. 032) of CBCPC patient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CHSO level. Conclusions The hematocytopenia of CBCPC patient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hematopoietic cells destruction caused by auto-antibedy activated complements.  相似文献   
7.
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oombs试验(+)的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是由于B淋巴细胞分泌多种针对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引起的外周血细胞减少[1-2].目前推测自身抗体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封闭骨髓造血细胞膜功能抗原进而抑制造血.  相似文献   
8.
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GF)和自身特异性受体结合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移行,其他促血管生成因子完全或部分通过VEGF发挥作用,VEGF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些实体瘤的独立预后因素。近年有关文献表明,VEGF在恶性血液病细胞株有异常高表达,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途径,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病过程。它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日受人们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巨噬细胞对天然免疫防御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肩动、活化、调节及效应各阶段均起着重要作用.自身免疫病是以自身免疫系统功能亢进而造成组织损伤和(或)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对免疫抑制剂敏感但难治愈等特征.参与免疫反应全过程的巨噬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剑人们的重视,现就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阳离子脂质体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阳离子脂质体VEGF ASODN转染H160细胞48h后,观察细胞形态,电泳法检测DNA梯状带和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TC/PI检测细胞凋亡。结果VEGF ASODN组VEGF mRNA的表达完全抑制,VEGF MSODN组和空白对照组的VEGF、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细胞生长受抑制可见细胞固缩,DNA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形带,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可达23.28%,明显高于VEGF MSODN组的8.21%和空白对照组。结论VEGF ASODN可抑制白血病细胞VEGF mRNA的表达,导致白血病细胞的凋亡,VEGF基因与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