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男 1 3例 ,女 2 5例 ,男女之比 0 .5 2∶ 1。年龄 2 0~ 75岁 ,平均年龄40岁。开腹胆囊切除损伤胆管 30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损伤胆管 8例 ,手术中发现并处理 8例 ,术后发现并处理 30例。损伤部位 :胆总管 2 1例 ,肝总管 1 0例 ,汇合部损伤 3例  相似文献   
2.
医院如何应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三项改革,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变化,分析其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10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46名健康者作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常规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和UAER,并对全部患者胱抑素C血清浓度与尿UAER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SDM组,EDN组及CDN组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胱抑素C与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肌酐值有良好相关性(r值分别为0.772,-0.754,0.785,P均<0.01)。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测定有助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优于血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7的表达,分析18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miR-7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收集48例经手术切除的配对肾癌及癌旁组织标本,提取组织中总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7表达量,并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相应癌旁组织相比,肾癌组织中miR-7表达量明显升高,其中34例(70.8%)肾癌标本miR-7表达上调,14例(29.2%)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细胞癌中miR-7表达上调与患者年龄、性别、肾癌组织类型、TNM分期、AJCC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7在肾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可能成为肾癌早期诊断、治疗乃至预后判断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间充质的多潜能干细胞,易分离,无特异分子标记,在体内、外可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诱导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内ERK的磷酸化和MEF-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进而引发STAT3磷酸化的增加以及MEF-2C和MyoD基因表达的上调,从而激活肌源性以及心肌特异基因的转录,促使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方向分化。但其分化机制还有待深人研究。  相似文献   
6.
独思静  毛心勇  刘倩  杨洋  苏晓兰  王欣  魏玮 《新中医》2021,53(2):211-214
正1977年,乔治·恩格尔教授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得到广泛重视和认可,此与中医"整体观"理论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于脾胃病的认识逐渐多维度化,例如,《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2])中将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FGIDs)定义为"肠-脑互动紊乱",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魏玮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研究,对常见脾胃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魏玮教授以中医整体观为宗旨,以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机制研究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头侧入路的内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A)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患者2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例,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患者2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患者1例,共6例接受头侧入路的TEA手术的原发性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分离中上腹腹膜外空间并置入大张网片加强修复脐疝缺损,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4 min(120~240 min)。术后伤口疼痛较轻,且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分(2~3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 d(2~3 d)。术后1例出现脐部少量血清肿,观察后自愈,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6~15周,未发现复发患者。 结论头侧入路的TEA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治疗中线原发性腹壁疝的一个选择,同时也是对TEA术式的一个补充。此术式扩大了TEA技术的适应证,避免了腹腔内置片修补术的弊端,值得向经验丰富的腔镜疝外科医师有限度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报道了1例KLHL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线状体肌病的病例。患儿女,生后即起病,以"气促、肌力、肌张力低"为主要表现,常规治疗后症状加重,体格检查示四肢肌力低、肌张力低,原始反射均未引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患儿未行肌肉活检。采用全外显子组二代测序证实患儿存在KLHL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包括c.932G>T(p.R311L)和c.1487T>A(p.M496K),并且分别来源于父母,其中c.932G>T(p.R311L)为已发现的突变位点,c.1487T>A(p.M496K)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线状体肌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肌肉疾病,肌纤维中发现线状体是特征性肌肉病理改变。病理及基因诊断是诊断线状体肌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