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96孔板培养法模拟体内生物膜形成,结晶紫染色法鉴定各菌株生物膜生长情况。将鲍曼不动杆菌于黑色聚碳酸酯膜上形成生物膜,其上覆盖药敏纸片,然后将此结构置于涂有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菌株的M-H平板上,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观察生物膜对氯霉素和氧氟沙星的渗透限制作用。结果结晶紫染色测定各菌株均能于体外形成生物膜。除85号菌株外,各菌株与对照组相比,对氯霉素均有明显渗透限制作用,而对氧氟沙星无明显作用。结论生物膜对某些药物的渗透限制作用是细菌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和活细胞显微成像的方法,实时追踪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过程。方法  用经GFP标记的野生型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Mm)分别侵染未激活和γ-干扰素激活的巨噬细胞,使用活细胞显微成像系统连续记录胞内分枝杆菌的增殖动态,同时优化不同细胞接种浓度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对胞内菌增殖动态的追踪效果。结果  使用GFP标记和活细胞成像的方法可以实时追踪胞内分枝杆菌的增殖过程和形态学变化。γ 干扰素对Mm在巨噬细胞中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当接种巨噬细胞浓度为1×105/孔,MOI为1时,可直观清晰地分析实时追踪图像中胞内菌的增殖过程。结论  通过活细胞成像技术分析荧光蛋白标记的分枝杆菌,可实时追踪巨噬细胞内分枝杆菌增殖过程和形态学变化,是一种体外分析胞内分枝杆菌增殖的理想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相关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