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18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移植肝恢复血液灌注后1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定义为基础肝功能),同时采用组织气体分析仪测定肝组织的氧分压,并取肝组织活检,计算水变性及坏死细胞百分比,分别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将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0~Ⅳ级),统计围手术期(术后2周内)、术后近期(术后2周至1个月)、术后中远期(1个月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0级者157例(A组),死亡7例(4.5%),71.4%(5/7)死于术后3-6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Ⅰ级者25例(B组),死亡5例(20.0%),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Ⅱ级者23例(C组),死亡5例(21.7%),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Ⅲ级者8例(D组),死亡7例(87.5%),85.7%(6/7)死于术后1个月内;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Ⅳ级者5例(E组),全部死亡,80.0%(4/5)死于术后1个月内。A组各期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和D组、E组(P〈0.01);B组、C组间各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期死亡率均低于D组、E组(P〈0.05)。结论基础肝功能、组织氧分压以及水变性和坏死细胞百分比三项指标可基本反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评级达Ⅲ~Ⅳ级者术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患者,孪生姐妹,8岁。均为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伴眼球变大7年余,于2006-10-15入院。诊断:右眼角膜葡萄肿。右眼失明。查体:全身情况一般,心、肺、腹检查无异常。眼科情况: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0.1,矫正无增强。右眼眼压无法查,左眼眼压正常。右眼角膜膨大,并可见大泡样病变,眼前节结构不清,右眼均正前方突出。左眼均可见角膜白斑1处,并与虹膜粘连,其中姐姐可见瞳孔变形。左眼眼后节未见异常。全麻下行右眼眼球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右眼角膜葡萄肿。术后12 d安装义眼。讨论:角膜葡萄肿的发生,除原发性青光眼外,反复的局部炎症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nfited Virus,TT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本科77例住院人的血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TTV检测。结果 检出11例TTV阳性患。结论 昆明地区肝病病人中存在TTV感染,感染率低于国内外水平。感染途径包括非肠道途径和肠道途径。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最早是在1934年由日本学者发现,因此国际上称日本脑炎。它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解放以来,国家大力推广预防接种,使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规律发生了变化。1999年-2003年我院共收治乙脑患者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模型手术的改良方法。方法供体Sprague-Dawley(SD)大鼠21只,受体Wistar大鼠42只。采用双侧供肾。受体左肾切除后借助自制导管,行受体肾动脉与供体肾动脉、受体肾静脉与供体下腔静脉端端吻合,供体输尿管带膀胱瓣与受体膀胱吻合,最后切除右肾,腹腔内注入头孢米诺10 mg,关腹。记录手术时间,动、静脉吻合时间,冷、热缺血时间等手术数据;术后大鼠存活3 d认为模型建立成功,计算建模成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供体手术时间为(32.7±5.6)min,供肾修整时间为(4.2±1.1)min。受体手术时间为(42.3±4.9)min,其中动脉吻合时间为(10.1±3.2)min,静脉吻合时间为(13.9±2.5)min,尿路重建时间为(6.3±1.4)min。热缺血时间为(5.4±1.8)s,冷缺血时间为(56.2±7.3)min。42只受体大鼠中,建模成功40只,成功率为95%。另2只受体大鼠死亡,其中1只死于血管吻合口出血,1只死于尿瘘引致的腹膜炎。结论采用改良的血管端端吻合法建立大鼠肾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5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免疫损伤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去认为国内很少发病,是一种罕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对我院确诊PBC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7.
<正>晚期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多数呈高动力血流状态。麻醉管理的关键是克服脏器因低血管阻力所致的低灌注压性损害[1]。在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能对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血流动力学起很大的稳定作用。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笔者对52例肝移植手术中12例在无静脉转流下完成。本文着重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非静脉转流下经典式肝移植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栓塞26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肺栓塞(PE)是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它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静脉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本病以其发病率、误诊率、病(猝)死率高而引起国内外各医疗部门的重视。现对我院1996—05-2004—09抢救的26例PE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每组又分为8个亚组(n=6),于复灌后0、0.5、1、2、4、8、12和24h取材,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c-fos、c-jun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Ki67和Sub-G1。结果与IR组相比,IPC组血清ALT、AST在复灌后的0.5 ̄8h组明显降低(P<0.05);Ki67在复灌后的0.5、1和2h明显升高,24h明显降低(P<0.05);Ap指数在复灌后的1h以上明显降低(P<0.05);IPC组c-fos和c-junmRNA的表达较IR组低,其中c-jun在0.5、1和2h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地保护肝脏免受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这种保护效应的机制可能与影响即早基因的转录有关。  相似文献   
10.
脾切除对肝移植预后影响的回顾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时脾切除的适应证及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施行的260例背驮式肝移植,肝移植时行脾切除者共28例(脾切除组),按1:2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肝移植时未行脾切除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间的感染率、1年存活率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脾切除组的感染率高于对照组(85.7%VS55.4%,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1年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VS14.3%,P〈0.05;46.4%VS82.1%,P〈0.05)。结论 脾切除增加肝移植术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除非有明确的适应证,肝移植时不宜行脾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