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易患疾病,其发病高峰在50岁以上,35岁以下人群的胃癌为青年人胃癌,由于其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往往对其临床特征认识不足及未引起重视而误诊。总结我院1998~2005年资料完整的青年人胃癌53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延迟性脾破裂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系指腹部外伤48小时以后才表现脾破裂症状者,约占脾破裂的14%~20%,但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的脾破裂,其死亡率约为10%。我院1995~2004年共收治延迟性脾破裂2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43岁。因巩膜及全身皮肤进行性黄染 4个月于 2 0 0 1年 3月 16日入我院。患者因胆总管囊肿于 1998年 4月行胆总管囊肿切除 ,肝总管空肠Roux Y吻合术。 2 0 0 0年 10月因胆肠吻合之升袢肠段扭转行“肠扭转复位”和腹腔引流术。术后腹腔引流出胆汁样液体 ,每日 10 0~ 15 0ml,术后 1个月拔除引流管。继之出现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 ,进行性加重 ,伴纳差 ,皮肤搔痒 ,大便陶土色。查体 :一般情况尚可 ,巩膜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 ,右上腹可触及一约 7cm× 8cm包块 ,质硬固定 ,边缘欠清 ,轻压痛 ;脾未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2/2007-05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患者518例的病例资料,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51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共发生吻合口漏48例,发生率9.2%(48/518).患者年龄>65岁、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前有糖尿病病史、术中没有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肿瘤病灶直径>30 mm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存在上述吻合口漏风险因素的患者,行保护性近端肠造瘘能够减低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因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和皮质激素(CS)致急性上消化道穿孔者时有发生,如果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处理失当,可致严重后果。本文报告3例药源性急性上消化道穿孔治疗失败病例,以供借鉴。1病例资料 [例1]男,59岁。因突发上腹痛伴暗红色血便4小时于1994年10月14日入院。否认胃病史。因“关节炎”服泼尼松 6个月。查体:体温36. 8C,脉搏 108/min,血压 90/60 mmHg。急性痛苦面容,贫血貌,心肺正常,腹式呼吸消失,全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实…  相似文献   
7.
熊炳贤  李红浪 《腹部外科》2000,13(4):251-252
临床上 ,因滥用非甾体止痛消炎药 (NSAID)和皮质激素 (GS)致急性溃疡穿孔时有发生 ,如果对其临床特点认识不足 ,处理失当 ,常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报告三例药物性急性溃疡穿孔处理失误教训 ,以供借鉴。病例介绍例 1:男 ,59岁。因突发性上腹痛伴解暗红色大便 4小时 ,于 1994年 10月 14日入院。否认胃病史。因“关节炎”服强的松 6个月。查体 :T 36 .8℃ ,P10 8次 /分 ,BP90 / 6 0mmHg (1mmHg =0 .133kPa)。急性痛苦面容 ,贫血外观 ,心肺正常 ,腹式呼吸消失 ,全腹压痛 ,反跳痛和肌卫 ,肝浊音界消失 ,肠鸣音减弱。化验 :…  相似文献   
8.
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八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 ,其中移植血管选用自体静脉 5例 ,人工血管 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 ,近期无再出血。随防 10个月至 10年 ,平均随访 5年 2个月 ,3例恢复轻体力劳动 ,2例恢复重体力劳动 ,2例死亡 ,1例失访。结论胃左静脉腔静脉分流术区域性降压效果好 ,兼有断流效果 ,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是一种安全理想的分流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分流联合术与断流术治疗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EVB)的效果。方法 :2 8例EVB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 ,分别施行联合术和断流术。对其术中自由门静脉压 (FPP)、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 (PVF)、食道吞钡摄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断流术与联合术后FPP平均降低分别为 ( 0 .4土 0 .71)kPa和 ( 0 .98± 0 .2 8)kPa ;断流术后PVF平均增加 ( 92± 64)ml/min ,联合术后平均降低 ( 13 0± 80 )ml/min ;两组间和联合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 ;联合术组食道静脉曲张和临床疗效均好于断流术组。结论 :联合术是断流术和分流术优缺点互补术 ,具有止血效果确切、作用持久、再出血率低等优点 ,是一种治疗EVB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Vcp mRNA表达与胃癌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寻找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危险度及预后的标志基因。方法:采用RT-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EB染色法,检测42例胃原发癌、正常黏膜、淋巴结转移癌中Vcp mRNA的表达。结果:Vcp mRNA在上述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胃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明显高于正常黏膜(P〈0.01),且胃原发癌VcpmRNA表达与转移淋巴结数量具有相关性。结论:胃原发癌Vcp mRNA过度表达的患者淋巴结转移范围及程度相对较重,癌细胞侵袭力较强,宜行扩大根治术;术前RT-PCR检测胃原发癌Vcp mRNA表达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