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10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通过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终池置管治疗效果。结果108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死亡20例,占18.5%;存活者3个月后按国际通用ADL分级:Ⅰ级:恢复社会活动,30例,占27.78%;Ⅱ级:恢复家庭生活,31例,占28.70%;Ⅲ级:拄杖行走,生活需照顾,25例,占23.15%;Ⅳ级:卧床,意识障碍,2例,占1.8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终池置管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配合相应护理确实是一种好方法,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106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出血死亡原因以及预防方法,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106例脑出血死亡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原因中脑疝52例(49.05%),活动性出血24例(22.64%),应激性溃疡14例(13.21%),其它16例(15.09%)。结论 脑疝形成、活动性出血、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ⅠCTP)的变化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稳定斑块组73例,不稳定斑块组116例和无斑块组77例,另选择80例无颈动脉狭窄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ⅠCT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水平。结果:梗死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升高,不稳定斑块组较稳定斑块组血清ⅠCTP、MMP-2和MMP-9均显著升高,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比较,仅血清ⅠCTP明显升高。双侧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单侧颈动脉斑块患者。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ⅠCTP、MMP-2和MMP-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ⅠCT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性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成功地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SLE、重症肌无力等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将大剂量IVIg已用于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笔者于1997年以来,用IVIg治疗GBS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54岁。均为急性起病,病前有明确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者17例,治疗开始距发病2~10天不等。1.2 临床表现:均有四肢对称性周围性瘫痪,肌力0~Ⅲ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同时存在四肢远端袜套…  相似文献   
5.
焦建雄  田宏 《当代医学》2009,15(7):87-87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性耳鸣病人87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2例。治疗组应用丁苯酞软胶囊、谷维素;对照组用尼莫地平、谷维素;均连用2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55%,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神经性耳鸣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脑血管病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0月所有脑血管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引起电解质紊乱很常见;如出现严重低血钠可使意识障碍加重。结论:脑血管病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有:中枢性、丢失过多、摄入不足、医源性等。严重低血钠可出现意识障碍。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脑血管病2050例,均符合1995年制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发生电解质紊乱670例(32.68%)。可见脑血管病并发电解质紊乱非常常见,明确其原因是必要的,对我们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系统性眩晕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42例中枢性眩晕(中枢组)、58例周围性眩晕(周围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的BAEP,观察其相关指标。结果:中枢组BAEP表现为:Ⅴ波PL延长,波形分化不良,Ⅲ~Ⅴ和Ⅰ~Ⅴ的IPL延长;Ⅲ~Ⅴ/Ⅰ~Ⅲ>1,Ⅴ/Ⅰ<0.5。周围组BAEP表现为:Ⅰ波PL延长,波形分化不良,其后各波PL均延长,但各波IPL无明显变化;Ⅲ~Ⅴ/Ⅰ~Ⅲ<1,Ⅴ/Ⅰ>1。结论:BAEP可从神经电生理角度为系统性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冀荣  焦建雄  张丽娟 《吉林医学》2010,31(36):6817-6817
目的:探索高压臭氧治疗对提高脑梗死患者治愈及改善生活质量是否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方法:将126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用高压臭氧治疗(1次/3d)、疏血通(6ml,静脉滴注,1次/d)、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57例,疏血通(6ml,静脉滴注,1次/d)、胞磷胆碱(0.5g,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后比较,选取无意识障碍患者,肌力提高≥2级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明显改善。结论:高压臭氧大自血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9.
焦建雄  刘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1076-1077
<正>本文将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或不联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终池置管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38例与常规内科治疗10例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手术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4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小量脑出血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恢复的良好方法。方法 通过对我科1999年-2003年中小量脑出血(25-35ml)保守治疗68例.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82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无显著差异,进行疗效对比,并作X^检验。结果 血肿微创清除组神经功能恢复,治愈,显著进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经X^检验.有显著差异。结论 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中小量脑出血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