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丹丹  潘研  吕久省  燕树勋 《中医学报》2019,34(6):1271-1274
目的:观察泻火平突散治疗急性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期TAO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泻火平突散。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眼部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活动度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软组织炎症分级(NOSPECS)的变化。结果:①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有效率为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均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OSPECS分级:两组患者治疗后分级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分级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A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积分均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火平突散治疗急性期TAO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CAS评分及NOSPECS分级。  相似文献   
2.
王娴  潘研  巴明玉  万红  符宇  燕树勋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691-1694
  目的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膳食状况与血糖波动情况之间的关联。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60岁2型糖尿病患者34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并分析其血糖波动情况。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和3 d调味品估算法得到各类食物的平均每日摄入量,运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DBI-07)计算各类食物摄入分值。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各类食物摄入分值差异并运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膳食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影响。  结果  随着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前白蛋白水平及四肢骨骼肌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124、17.354,趋势性P < 0.001、 < 0.001);奶制品摄入量达到250 mL/d的T2DM人群其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相较奶制品摄入不足患者下降14.0%(OR=0.860,95% CI:0.818~0.895),而蔬菜摄入量达到150 g/d的T2DM人群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较蔬菜摄入不足者下降9.9%(OR=0.901,95% CI:0.845~0.962),将年龄、性别、HbA1c等因素纳入模型进行校正后关联依然存在。  结论  奶制品及蔬菜摄入不足和血糖波动性增加相关,在2型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中应重视预防蛋白质性营养不良和膳食纤维的摄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降糖,口服伊托必利等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法莫替丁,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4周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内镜下食管炎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内镜检查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就雷公藤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Graves眼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并对雷公藤制剂存在的毒副作用,以及临床应用雷公藤的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 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有症状者可达50%~70%甚至更高。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足溃疡和截肢的危险因素。现将中医药对该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诊断后的10年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其发生率与病程相关。有近60%-90%的患者通过神经功能详细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其中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是周围神经病变[1]。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完全  相似文献   
7.
在艾滋病的诸多临床表现中,发热是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笔者结合近年对艾滋病的研究及临床救治经验,采用经方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以期阐述其在中医和解少阳,宣畅气机,调和营卫及现代医药研究方面对艾滋病发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以推进新制剂的开发研究。方法:以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为依据,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载药机制、体外药物释放、纳米粒表面特性和修饰方法及作为多肽蛋白质药物传递系统载体等方面进行综合和归纳。结果与结论: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纳米粒给药系统是有广阔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配合膳食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大学生减重降脂的效果。方法招募某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通过门诊或住院部筛选,最终纳入72名肥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单独膳食组采取单纯膳食干预,膳食结合运动组采取膳食结合运动干预。干预12周后对比两组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体脂肪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干预方式的减重降脂效果。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大学生的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体脂肪率都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膳食结合运动组的效果更明显。膳食结合运动组男性的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体脂肪率分别下降了5.71 kg、1.92 kg/m2、4.16 cm、4.19 cm和2.89%,女性的体重、BMI、腰围、臀围和体脂肪率分别下降了7.78 kg、3.08 kg/m2、4.44 cm、4.66 cm和2.72%,均优于单独膳食干预组,且两种减重降脂方式对男女性均适用。结论在改善膳食结构的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能更有效地减重降脂,是大学生有效的减重降脂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T2DM)抑郁症的患病情况,探讨T2DM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症情况,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2DM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为34.2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CRP、合并DPN的OR值分别为1.435(95%CI:1.153~1.786)、16.907(95%CI:7.068~40.439)和17.906(95%CI:8.173~39.233)。结论T2DM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较高,HbA1c、CRP及合并DPN可能是其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